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在郑州有了传承基地

4月20日,河南省首批优质中医学术流派——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创办的嗣善堂中医馆在郑州正式开业应诊,此举标志着该学术流派在省会有了传承基地。河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张智民,河南中医药大学原校长许二平,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褚玉霞、王立忠、李中玉,全国著名书法家、中医药翻译专家朱忠宝,全国著名中医药文化专家许敬生,中非友好学会联盟副主席、中医博士迪亚拉,河南省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司根令,“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医学博士后王淑玲、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无名等出席中医馆开业应诊仪式,并纷纷寄语中医学术流派和中医馆的发展。

图片 1

据介绍,由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创办的嗣善堂中医馆,隶属河南豫医会中医馆有限公司,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是一家集中医诊疗、中药炮制、中医养生、中医药膳及中医药文化传承为一体的传统中医馆。其前身为“嗣善堂药铺”,始创于清嘉庆二十年(1840年)的河南汝州,迄今已传承八代,有200余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社会影响广泛的中医学术流派。该学术流派在运用凤凰散、麒麟膏、太乙灸等祖传药方治疗各种外科疾病,尤其是治疗妇女乳腺疾病方面有独特经验。

目前,嗣善堂中医馆拥有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8项,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首批优质中医药流派项目3项,坐诊国家级、省市级、基层名中医100余人。馆内设有明医堂、“洄朴”女子中医馆、道地药材中心、“洄朴”传统中医外治诊疗中心、膏方中心、制剂中心、药食同源生活馆等,旨在将传统中医药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通过提供专业、便捷的中医诊疗服务,有效守护社会大众健康,积极构建健康生活新模式。

图片 2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传承创新实现突破,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张智民说。他希望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要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康复理疗的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图片 3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药传承的独特形式,在丰富中医理论、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推进相关学科建设、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许二平说。他希望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要以嗣善堂中医馆的创办为契机,不断加强特色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总结、传承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积极探索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模式,为全省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和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图片 4

“中医药学历史底蕴深厚,几千年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人要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褚玉霞说。她希望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要依托嗣善堂中医馆的建设,传承好中医药宝贵的遗产,即要把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技术与经验传承下去要发展好中医药,即在传承的基础上,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进行创新发展;要利用好中医药,即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使用中医药,使之成为促进健康的福祉。

图片 5

“从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岐黄论医道,到伊尹创汤液、老庄倡养生,直到医圣张仲景论六经辨证而立经方,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纷纷在中原问世。是光辉灿烂的中原文明,孕育了中华瑰宝中医药文化。”许敬生说。他希望嗣善堂中医馆,遵循“厚德载物,仁心仁术,济世利民,乃医之大道”的精神,坚持“上工治未病”的原则,充分发扬中医特色,为基层医疗工作服务,为广大民众造福,为大美中医在中原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图片 6

“河南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拥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资源。”司根令说。他希望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创办的嗣善堂中医馆要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传统优势,加强科研创新,提升中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水平;加大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打造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专业队伍;强化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严格把控医疗质量;积极参与国际中医药交流合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医智慧,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图片 7

“我们将始终秉承大医精诚的精神,遵循‘嗣承岐黄,善方济世,名医广聚,良药精选’的馆训,以‘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之诚心,竭尽所能为患者解除病痛,为振兴中医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中医馆也将与国内外的中医研究机构合作,全力推动中医药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第八代传承人、嗣善堂中医馆创始人于朝锋说。

图片 8

开诊当天,于氏嗣善堂中医外科流派还联合嗣善堂中医馆组织开展了名医名家义诊、中药材炮制等中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展示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