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引流管护理指南:确保畅通无阻,促进早日康复

普外科引流管护理指南:确保畅通无阻,促进早日康复

孙慧敏  沈丘县人民医院

一、引言

在普外科的临床治疗中,引流管的应用极为广泛。它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引出体内的积液、积血、脓液等,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感染扩散,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引流管的护理也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和精细操作的工作,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了解和掌握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要点,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指南,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引流管的护理工作。

二、引流管的种类及作用

(一)常见的普外科引流管种类

1.    腹腔引流管
主要用于引流腹腔内的渗出液、血液、脓液等,常见于腹部手术如胃肠道手术、肝胆手术等。

2.    胸腔引流管
用于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如在胸部外伤、肺部手术等情况下使用。

3.    伤口引流管
放置在手术切口或伤口部位,引流伤口内的渗出液,促进伤口愈合。

4.    胆道引流管
用于引流胆汁,常见于胆道手术或胆道梗阻的治疗。

5.    导尿管
虽然严格意义上不属于引流管范畴,但在普外科患者的护理中也经常用到,用于引流尿液。

(二)引流管的作用



1.    排出积液和积血
手术或创伤后,体内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渗出液、血液等,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导致感染。引流管可以将这些液体引出体外,为伤口创造一个干燥、清洁的环境。

2.    降低压力
在一些腔隙部位,如胸腔、腹腔等,积液或积气会增加腔内压力,影响器官的正常功能。引流管可以降低压力,缓解症状,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

3.    观察病情
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可以了解患者体内的情况,判断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为医生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4.    促进愈合
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和干燥,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伤口的愈合。引流管可以有效地引流渗出液,减少对伤口的刺激,促进伤口的愈合。

三、引流管护理的基本原则

(一)无菌操作

1.    医护人员在进行引流管护理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洗手、戴口罩、戴无菌手套。

2.    更换引流袋、冲洗引流管等操作时,要使用无菌器械和敷料,避免污染。

3.    保持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防止感染。

(二)固定牢固

1.    引流管必须妥善固定,避免滑脱。可以使用缝线、胶布等将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同时要注意固定的位置要合适,既不能影响患者的活动,又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

2.    患者在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扭曲。

3.    定期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如有松动及时调整。

(三)保持通畅

1.    经常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

2.    可以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物堵塞管道。挤压的方法是:用手指捏住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压,然后松开,如此反复进行。

3.    如果发现引流管堵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但要注意冲洗的压力和速度,避免损伤组织。

(四)观察记录

1.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并做好记录。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改变、有异味等,要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情况,有无红肿、疼痛、渗液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

(五)心理护理

1.    患者由于身上带有引流管,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解释引流管的作用和重要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家属也要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四、引流管护理的具体操作步骤

(一)引流管的固定

1.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常用的固定材料有缝线、胶布、引流管固定器等。缝线固定适用于手术时直接将引流管缝合在皮肤上,这种方法固定牢固,但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胶布固定简单方便,但容易松动;引流管固定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固定引流管的装置,固定效果好,患者舒适度较高。

2.    固定的位置和方法
(1)腹腔引流管一般固定在腹部切口附近,避免固定在患者容易受压的部位,如腰部、腹部下方等。可以使用胶布将引流管呈 “U” 形固定在皮肤上,然后再用绷带或腹带进行加固。
(2)胸腔引流管通常固定在胸部,要注意避免引流管打折或扭曲。可以使用缝线将引流管固定在胸壁上,然后用胶布进行加强固定。
(3)伤口引流管根据伤口的位置进行固定,一般固定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要确保引流管的位置低于伤口,以便引流顺畅。
(4)胆道引流管要固定在患者的腹部,避免引流管牵拉胆管,引起疼痛或损伤。可以使用胶布将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然后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在患者的衣服上。
(5)导尿管固定在患者的大腿内侧或下腹部,要注意避免导尿管受压或扭曲。可以使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在皮肤上,然后将尿袋固定在床边或患者的轮椅上。

(二)引流管的通畅维护

1.    定期挤压引流管
根据引流液的性质和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定期挤压引流管。一般来说,每 1-2 小时挤压一次腹腔引流管和胸腔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和胆道引流管可以每 2-3 小时挤压一次;导尿管不需要频繁挤压,但要注意观察尿液的流出情况。
挤压的方法是:用手指捏住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压,然后松开,如此反复进行。挤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损伤引流管和周围组织。

2.    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
(1)患者在卧床休息时,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被身体压迫。可以将引流管放置在患者的身体一侧,并用枕头或垫子将其支撑起来。
(2)患者在翻身或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扭曲或打折。可以在翻身或活动前,先将引流管整理好,然后再进行动作。
(3)引流管的长度要合适,避免过长或过短。过长的引流管容易缠绕在患者的身体上,影响引流效果;过短的引流管则可能会限制患者的活动。

3.    冲洗引流管
如果引流管堵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冲洗的方法是:将生理盐水连接到引流管的近端,然后用注射器缓慢地将生理盐水注入引流管内,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流出情况。如果引流液能够顺畅地流出,说明冲洗成功;如果冲洗后仍然堵塞,要及时报告医生。
在冲洗引流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冲洗的压力要适中,避免压力过大损伤组织。
(2)冲洗的速度要缓慢,避免过快引起患者不适。
(3)冲洗的量要根据引流管的堵塞情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每次冲洗 5-10 毫升生理盐水即可。

(三)引流液的观察和记录

1.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腹腔引流液的颜色为淡红色或淡黄色;胸腔引流液的颜色为淡红色或清亮的淡黄色;伤口引流液的颜色为淡红色或血性;胆道引流液的颜色为黄绿色或棕褐色;尿液的颜色为淡黄色或无色。如果引流液的颜色发生改变,如变为鲜红色、暗红色、脓性等,要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
引流液的性质包括清亮、浑浊、黏稠等。正常情况下,引流液应该是清亮的,如果引流液变得浑浊或黏稠,可能是感染的迹象,要及时进行处理。

3.    观察引流液的量
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对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非常重要。要使用带有刻度的引流袋或容器,每次倒出引流液时,要记录下引流液的量。同时,要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是否突然增多或减少,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

4.    记录的方法和频率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等信息时,要使用专门的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引流管的位置、观察时间、引流液的情况等。一般来说,每小时记录一次引流液的量,每班记录一次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

(四)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1.    保持皮肤清洁
定期用温水清洗引流管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如果皮肤有渗出液或分泌物,要及时用生理盐水清洗干净,然后用碘伏消毒。

2.    观察皮肤情况
密切观察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瘙痒、破溃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

3.    防止皮肤损伤
(1)更换引流袋或敷料时,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2)如果引流管周围的皮肤出现瘙痒,不要用手搔抓,可以使用一些止痒的药膏或药水进行涂抹。
(3)如果引流管需要长期留置,可以在引流管周围的皮肤上涂抹一些凡士林或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

(五)引流管的拔除

1.    拔除的时机
引流管的拔除时机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引流液的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当引流液的量明显减少,颜色变清,患者的病情稳定时,可以考虑拔除引流管。
例如,腹腔引流管一般在术后 3-5 天拔除,如果引流液较多或患者有感染等并发症,则需要延长拔除时间;胸腔引流管在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排出干净,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拔除;伤口引流管在伤口愈合良好,引流液很少时可以拔除;胆道引流管在胆汁引流正常,胆道通畅后可以拔除;导尿管在患者能够自主排尿后可以拔除。

2.    拔除的方法
(1)在拔除引流管前,要先向患者解释拔除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拔除引流管时,要动作轻柔,迅速拔出,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组织。
(3)拔除引流管后,要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按压几分钟,防止出血和渗液。
(4)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疼痛、出血等不适症状,要及时进行处理。

五、引流管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引流管堵塞

1.    原因
(1)引流物黏稠或含有血凝块等,容易堵塞引流管。
(2)引流管受压、扭曲或折叠,影响引流液的流出。
(3)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管腔内可能会形成生物膜,导致堵塞。

2.    解决方法
(1)定期挤压引流管,防止引流物堵塞管道。
(2)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受压和扭曲。
(3)如果引流管堵塞,可以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如冲洗无效,要及时报告医生,考虑更换引流管。

(二)引流管滑脱

1.    原因
(1)固定不牢固,引流管容易松动脱落。
(2)患者在翻身、活动时,不小心将引流管牵拉出来。
(3)患者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自行将引流管拔出。

2.    解决方法
(1)加强引流管的固定,定期检查固定情况,如有松动及时调整。
(2)在患者翻身、活动时,要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
(3)对于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患者,可以使用约束带进行约束,同时要加强看护。
(4)如果引流管滑脱,要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按压止血,同时报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重新放置引流管。

(三)引流管周围感染

1.    原因
(1)引流管周围的皮肤清洁不到位,容易滋生细菌。
(2)引流管的固定材料如胶布等,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或损伤,导致感染。
(3)引流液外渗,刺激周围皮肤,容易引起感染。

2.    解决方法
(1)加强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定期清洗、消毒。
(2)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避免使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胶布。
(3)如果引流液外渗,要及时更换敷料,保持皮肤干燥。
(4)如果出现感染症状,如红肿、疼痛、发热等,要及时报告医生,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引流液异常

1.    引流液过多
(1)原因:可能是手术部位出血、渗出液增多、患者的体液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
(2)解决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等,判断是否有出血的迹象;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止血药物、补充液体等;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避免堵塞。

2.    引流液过少或无引流液
(1)原因:可能是引流管堵塞、位置不当、患者的体液不足等原因引起。
(2)解决方法: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有堵塞及时处理;调整引流管的位置,确保引流管位于引流部位的最低处;观察患者的出入量情况,判断是否有体液不足的现象,及时补充液体。

六、结语

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都要充分认识到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严格遵守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步骤,密切观察引流管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引流管的畅通无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引流管的种类和护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