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重症护理中的感染防控关键

外科重症护理中的感染防控关键

刘丹 新野县人民医院

一、引言

外科重症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以及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等原因,极易发生感染。一旦感染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在外科重症护理中,感染防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详细阐述外科重症护理中感染防控的关键要点。

二、外科重症患者易感染的原因

(一)患者自身因素

基础疾病多

外科重症患者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削弱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

营养不良

重症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这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抵抗力。

年龄因素

老年人和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感染。

(二)医疗操作因素

侵入性操作多

外科重症患者需要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等。这些操作破坏了人体的天然屏障,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了途径。

手术创伤

手术本身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破坏局部组织的防御功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长期使用抗生素

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使耐药菌滋生,增加感染的机会。

三、感染防控的关键措施

(一)手卫生

重要性

手卫生是预防感染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病原菌的主要媒介之一,通过正确的洗手可以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洗手方法

采用七步洗手法,确保双手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充分清洗。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后等关键时机,必须严格洗手。

手卫生设施

在病房和治疗区域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如洗手池、洗手液、擦手纸等,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二)环境管理

病房环境

保持病房清洁、整齐,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病房的地面、墙壁、家具等表面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采用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消毒

对常用的医疗设备和器械,如监护仪、输液泵、呼吸机等,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侵入性器械,如导管、穿刺针等,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处理,确保一人一用一消毒。

医疗废物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包装、运输和处置。避免医疗废物的泄漏和污染,防止病原菌的传播。

(三)无菌操作技术

侵入性操作的无菌要求

在进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留置等侵入性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人员应穿戴无菌手套、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使用无菌器械和敷料,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手术操作的无菌规范

外科手术是感染防控的重点环节,手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手术无菌规范。包括术前的皮肤准备、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手术区域的消毒铺巾等,确保手术过程中不发生感染。

无菌物品的管理

对无菌物品的储存、使用和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无菌物品应存放在专用的无菌柜内,定期检查有效期和包装完整性。使用无菌物品前,必须仔细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有无过期等情况。

(四)患者的个人卫生

口腔护理

外科重症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往往无法自行进行口腔清洁。因此,医护人员应定期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

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期翻身,避免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预防压疮的发生。对于有伤口的患者,应加强伤口护理,及时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预防伤口感染。

大小便管理

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保持导尿管通畅,定期进行尿道口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对于大便失禁的患者,应及时清理排泄物,保持肛周皮肤清洁,预防肛周感染。

(五)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正确的给药方法和剂量

按照抗生素的使用说明书,正确掌握给药方法和剂量。确保抗生素在体内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同时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发现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感染监测与控制

(一)感染监测

建立感染监测制度

制定完善的感染监测制度,明确监测的内容、方法和频率。定期对病房环境、医疗设备、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等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隐患。

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对于疑似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患者感染情况的统计分析

对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等情况,为制定感染防控措施提供参考。

(二)感染控制措施

隔离措施

对于感染患者,应根据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如呼吸道感染患者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肠道感染患者应采取肠道隔离等。

消毒措施

对感染患者的病房、使用过的医疗设备和器械等,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根据病原菌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人员管理

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管理,限制探视人员的数量和时间,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接触感染患者后,应及时进行手卫生和个人防护用品的更换。

五、培训与教育

(一)医护人员的培训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技术、感染监测与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水平。

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

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的方式,让医护人员了解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分享成功的感染防控经验,共同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考核与评价

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医护人员积极参与感染防控工作。

(二)患者和家属的教育

感染防控知识宣传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感染防控的基本知识,如手卫生的重要性、个人卫生的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和家属的自我防护意识。

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教育患者和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感染防控工作,如遵守病房的探视制度、协助患者进行个人卫生护理等。

六、结论

外科重症护理中的感染防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如加强手卫生、环境管理、无菌操作技术、患者的个人卫生护理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加强感染监测与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例,也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相信感染防控工作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外科重症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