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CPR)自救互救

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CPR)自救互救

邱亚林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遇到心脏骤停或呼吸停止的患者时,正确的自救互救技能至关重要。心肺复苏(CPR)作为一种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进行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CPR),帮助更多人掌握这一重要技能。

一、认识心肺复苏(CPR

1.1CPR的定义

心肺复苏(CPR)是通过一系列人工方法模拟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肺部的通气功能,以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CPR主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两部分。

1.2CPR的重要性

CPR是抢救心脏骤停、呼吸停止患者的关键措施。研究表明,心脏骤停后每延迟一分钟进行CPR,患者的生存率将下降7%10%。因此,及时、正确地实施CPR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CPR的操作步骤

2.1评估环境与患者

在进行CPR之前,首先要评估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确保施救者和患者不会受到进一步伤害。然后,迅速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呼吸和脉搏。对于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异常且无法触及脉搏的患者,应立即启动CPR

2.2胸外按压

2.2.1体位与按压位置

将患者放置于平整硬地面上,呈仰卧位。施救者跪立在患者一侧,两膝分开。找准患者两乳头连线的中点部位(胸骨中下段),这是胸外按压的正确位置。

2.2.2按压手法

施救者用一手掌根部紧贴患者胸骨,另一只手叠放在该手上,十指交叉,双臂伸直,且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利用上身力量垂直下压,连续按压30次。按压过程中,掌根部不可离开胸壁,按压深度至少为56厘米,按压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120次,即每秒按压1.52次。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恢复原位。

2.3人工呼吸

2.3.1开放气道

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首先开放患者气道,清理口鼻分泌物。施救者一只手放在患者前额,稍用力向后压;另一只手将患者下巴提起,头部后仰,使双侧鼻孔朝正上方。然后,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检查口腔是否有分泌物并进行清理。

2.3.2呼吸操作

在患者口部放置呼吸膜进行隔离,若无呼吸膜,可以用纱布、手帕、一次性口罩等透气性强的物品代替。施救者用手捏住患者鼻翼两侧,用嘴完全包裹住患者嘴部,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需注意观察胸廓起伏,保证有效吹气,并松开紧捏患者鼻翼的手指。每次吹气应持续12秒,不宜时间过长,也不可吹气量过大。

2.4循环与评估

30次胸外按压和两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每5个循环检查一次患者呼吸、脉搏是否恢复。如果在医院内,可使用呼吸球囊等设备进行人工呼吸;在医院外,为了自身安全,也可只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如果发现心跳、呼吸恢复,应立即联系120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如果心跳、呼吸未恢复,则继续进行下一个循环的CPR操作,直至患者生命体征恢复或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三、CPR的注意事项

3.1按压深度与频率

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是CPR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按压深度应至少为56厘米,以确保按压效果;按压频率应至少为每分钟100120次,以模拟心脏的泵血功能。

3.2呼吸技巧

人工呼吸时,应确保气道开放、口腔清洁,并用适当的力度和频率进行吹气。吹气量应适中,避免过多或过少导致患者不适或效果不佳。

3.3交替操作

在长时间进行CPR时,应安排多名施救者交替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以避免施救者疲劳影响CPR效果。

3.4特殊情况处理

对于婴幼儿和儿童进行CPR时,应适当调整按压位置和深度,以及按压与通气的比例。婴幼儿一般采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儿童则可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按压深度和通气量。

四、CPR的普及与培训

4.1普及意义

CPR的普及不仅是对个人急救技能的提升,更是对整个社会应急救援体系的强化。当公众普遍掌握这一技能时,能够在突发状况下迅速采取有效行动,为心脏骤停等危重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这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减轻医疗系统的压力,提升社会整体的应急响应能力。

4.2培训途径

专业机构培训:各级红十字会、医疗机构、急救中心等通常提供CPR培训服务。这些培训课程通常包括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模拟演练,能够帮助学员全面掌握CPR技能。

在线学习资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CPR教学视频、动画和互动课程。这些资源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非常适合自我提升或初步了解CPR知识。

社区与学校教育:将CPR培训纳入社区教育和学校课程体系,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急救意识,提高全社会的急救技能水平。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这样的计划,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4.3推广策略

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CPR的普及和推广。例如,将CPR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为完成培训的个人或单位提供证书或补贴。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CPR的重要性和操作技巧。通过真实的案例报道和专家解读,提高公众对CPR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公共场所配置:在机场、火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设备,并附上使用说明和图示。同时,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CPRAED使用技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4.4公众参与与反馈

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参与CPR培训的公众通过问卷、电话、网络等方式提供反馈意见,以便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

组建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学校等场所组建CPR志愿者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这些志愿者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为需要的患者提供及时的帮助。

公众意识提升:通过持续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重要作用时,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救助的良好氛围。

五、结论

心肺复苏(CPR)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能,对于挽救心脏骤停等危重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的掌握,以及广泛的普及和培训,我们可以提高全社会的急救能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及时的救助。让我们共同努力,让CPR成为每个人必备的技能之一,为构建更加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