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心血管重症,守护心脏健康
认识心血管重症,守护心脏健康
康旺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EICU
心脏,是生命的动力之源,它昼夜不停地跳动,为身体各个器官和组织输送着血液和氧气。然而,当心脏或心血管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就可能引发心血管重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在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了解心血管重症,守护心脏健康,刻不容缓。
一、心血管重症的定义与范畴
心血管重症是指由于心血管系统的严重病变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它涵盖了多种疾病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急性心肌梗死: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完全或部分堵塞,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缺血坏死。患者通常会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
2.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心脏的收缩和 / 或舒张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急性肺水肿症状。
3.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心悸、胸闷、头晕、黑曚甚至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则可能引起乏力、头晕、晕厥等症状。
4.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胸痛,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可放射至背部、腹部、下肢等部位,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
二、心血管重症的发病原因
1.动脉粥样硬化
这是心血管重症最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会导致动脉内皮细胞受损,脂质沉积在血管壁内,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随着斑块的不断增大,可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疾病。
2.高血压
持续的高血压会使心脏负荷加重,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最终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同时,高血压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一步促进心血管重症的发生。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此外,糖尿病还会影响心脏的自主神经功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4.不良生活方式
(1)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同时,吸烟还会引起血管痉挛,导致心肌缺血。
(2)过度饮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导致心肌损伤、心律失常,还会升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3)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身体代谢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从而增加心血管重症的发病几率。
(4)精神压力过大: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三、心血管重症的临床表现
1.胸痛
胸痛是心血管重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急性心肌梗死的胸痛通常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疼痛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超过 30 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主动脉夹层的胸痛呈撕裂样剧痛,疼痛程度非常剧烈,患者往往难以忍受。
2.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加重,可在休息时甚至夜间睡眠中突然发作。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
3.心悸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心慌或心跳不整齐。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可出现明显的心悸症状,如快速性心律失常会导致心跳明显加快,缓慢性心律失常则可能使心跳过慢或出现停搏感。
4.头晕、乏力
心血管重症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可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黑曚、晕厥甚至昏迷。
5.水肿
心力衰竭患者由于体循环淤血,可出现水肿症状。一般先从下肢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此外,肾脏功能受损也可能导致水肿。
四、心血管重症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与病史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病时间、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例如,有胸痛、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升高的患者,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
2.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重症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它可以快速反映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对于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会出现 ST 段抬高、T 波倒置等典型改变。
3.心脏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可以直观地显示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的大小、室壁运动、瓣膜功能等。对于心力衰竭、心肌病、瓣膜病等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4.血液检查
包括心肌酶、肌钙蛋白、脑钠肽等指标的检测。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在心肌梗死时会明显升高;脑钠肽则是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5.冠状动脉造影
这是诊断冠心病的 “金标准”。通过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部位,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依据。
五、心血管重症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2)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4)β 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
(5)利尿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减轻水肿症状。
(6)正性肌力药物:如洋地黄类药物、多巴胺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2.介入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进行 PCI 可以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心肌供血,挽救患者生命。
(2)心脏起搏器植入:对于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可以维持正常的心率。
(3)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脏,破坏异常的起搏点或传导通路,达到治疗目的。
3.外科手术治疗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于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CABG 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2)心脏瓣膜置换术或修复术:对于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可进行瓣膜置换或修复手术,改善心脏功能。
(3)主动脉夹层手术: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修复破裂的主动脉内膜,防止夹层破裂。
六、心血管重症的预防措施
1.健康生活方式
(1)合理饮食:控制盐、油、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等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
(2)适量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坚持每周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3)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限制饮酒量。
(4)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危险因素
(1)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积极治疗,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2)高血脂:定期检查血脂,如有高血脂应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
(3)糖尿病:定期检查血糖,如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病变。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增加体检的频率。
4.心理调节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
七、心血管重症患者的康复与护理
1.康复治疗
心血管重症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进行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康复、心理康复、营养康复等方面。运动康复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活动能力;心理康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营养康复可以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控制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复发风险。
2.日常护理
(1)遵医嘱服药: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2)监测病情: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心率、体重等指标,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3)避免诱因: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刺激等诱因,防止心血管重症的复发。
(4)紧急情况处理:患者和家属应掌握心血管重症的紧急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等。在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
总之,心血管重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它的危害,了解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重症的发病风险。对于心血管重症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科学的康复与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心脏健康,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