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重症知多少?2024 科普指南

心血管重症知多少?2024 科普指南

康旺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EICU

在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妙的 机器中,心血管系统犹如一台永不停歇的核心泵,为生命的运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当心血管系统出现严重问题时,便可能引发心血管重症,对健康乃至生命构成巨大威胁。那么,心血管重症究竟有哪些?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同走进 2024 科普指南,深入了解心血管重症。

一、心血管重症的概述

心血管重症是指由于心血管系统的严重病变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这些病变可以涉及心脏、血管等多个部位,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进展迅速,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治疗。

心血管重症的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瓣膜病等。此外,感染、创伤、中毒、内分泌紊乱等因素也可能诱发心血管重症。

二、常见的心血管重症类型

1.急性心肌梗死

病因及发病机制: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急性阻塞,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缺血坏死。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肩背部,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方法: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改变和心肌酶学升高,可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 ST 段抬高或压低、T 波倒置等;心肌酶学指标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在发病后一定时间内升高。

治疗措施: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关键是尽快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包括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调脂治疗等。同时,要对并发症进行积极处理,如心律失常可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可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治疗。

2.心力衰竭

病因及发病机制: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等。由于心脏的收缩和 / 或舒张功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乏力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致;水肿多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如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

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心力衰竭。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是诊断心力衰竭的重要手段。

治疗措施:心力衰竭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限盐、控制体重等;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 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等;器械治疗如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适用于部分严重心力衰竭患者。

3.心律失常

病因及发病机制:心律失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本身的病变、电解质紊乱、内分泌紊乱、药物作用、精神因素等。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冲动形成异常可由自律性增高、触发活动或折返等引起;冲动传导异常可由传导阻滞、折返等引起。

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悸、胸闷、头晕、黑曚、晕厥甚至猝死。

诊断方法:心律失常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检查等。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 24 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短暂发作的心律失常;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可以明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

治疗措施: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钠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钾通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电复律、心脏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等;病因治疗是针对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

4.主动脉夹层

病因及发病机制:主动脉夹层主要是由于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其病因主要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高血压是主动脉夹层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导致主动脉壁的应力增加,容易引起内膜破裂。

临床表现:患者常出现剧烈的胸痛,疼痛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可放射至背部、腹部、下肢等部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休克、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方法: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 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和破口等。

治疗措施: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心率,减轻疼痛,防止夹层进一步扩展。外科治疗包括主动脉置换术、腔内修复术等,适用于病情严重的患者。

三、心血管重症的预防

1.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控制盐、油、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等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均衡。

适量运动: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坚持每周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 75 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尽早戒烟。适量饮酒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限制饮酒量。

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2.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如有高血压应积极治疗,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高血脂:定期检查血脂,如有高血脂应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

糖尿病:定期检查血糖,如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血脂、血糖等检查,及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早期病变。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高危人群,应增加体检的频率,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四、心血管重症的紧急处理

1.急性心肌梗死

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吸氧。

患者如出现心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每 5 分钟可重复一次,最多含服 3 次。

患者如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心力衰竭

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吸氧。

患者可服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以减轻心脏负担。

3.心律失常

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吸氧。

患者如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可自行触摸脉搏,了解心率和节律情况。

患者如出现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4.主动脉夹层

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如有条件,可给予患者吸氧。

患者应避免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

五、心血管重症的康复

1.心理康复

心血管重症患者在患病后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康复。因此,患者应积极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属和社会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2.饮食康复

患者在康复期间应继续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控制盐、油、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肪乳制品等的摄入。

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

3.运动康复

患者在康复期间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运动量。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也可以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运动。

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4.药物康复

患者在康复期间应继续遵医嘱服用药物,不得擅自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患者应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总之,心血管重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对健康和生命构成巨大威胁。了解心血管重症的类型、预防、紧急处理和康复方法,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当出现心血管重症时,应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康复。让我们共同关注心血管健康,为生命的 核心泵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