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救知识大普及:关键时刻,如何守护孩子安全?
小儿急救知识大普及:关键时刻,如何守护孩子安全?
竹显敏 固始县妇幼保健院
引言
孩子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是每位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然而,由于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伤害。在关键时刻,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可以迅速有效地处理孩子的伤害,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小儿急救知识,帮助家长在紧急情况下守护孩子的安全。
一、常见的小儿意外伤害及急救措施
1. 溺水
溺水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尤其在夏季和雨季更为多发。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管,避免孩子独自接近水域。
急救措施:
将孩子救出水面后,应立即倾倒出体内尤其是呼吸道内的积水。救护者可将患儿的腹部置于自己的肩部,扛着患儿,让患儿头在前,足在后,快步奔跑,借跑步的颤动,让溺水儿童呼吸道内的积水迅速排出。
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烂草、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儿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经急救处理后,应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
2. 烫伤和烧伤
烫伤和烧伤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多由热水、热油、火源等引起。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
急救措施:
除去热源,用水浸、水淋等方式,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如果隔着衣服,最好迅速用剪刀剪开。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
如果烫伤不严重(表皮发红并未起泡),可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再用纱布包敷。
如果创面起水泡,甚至起黑色干疤,说明烫伤已经相当严重,此时千万不要弄破水泡或干疤,应尽快去医院处理和治疗。
3. 骨折
小儿骨骼较为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家长应教育孩子避免进行危险运动,注意安全防护。
急救措施:
如果孩子发生骨折,不要随意搬动孩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可以用干净的布压迫伤口止血,用消毒纱布固定患处。注意不要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也不要将突出伤口外的断骨塞回伤口内,以免感染。
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骨折处理。
4. 误食毒物
小儿好奇心强,可能会误食药品、清洁剂等有害物品。家长应将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并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孩子误食毒物,应立即进行催吐。让孩子喝大量清水或牛奶,然后用手指刺激孩子的咽喉部,使孩子呕吐。
如果孩子已经昏迷或意识不清,则不要进行催吐,以免误吸入呼吸道。
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洗胃、导泻等处理。
5. 窒息
窒息是小儿常见的紧急情况,多由异物卡住呼吸道引起。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避免孩子接触小物件和易碎物品。
急救措施: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采用拍背法或胸部快速按压法进行急救。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背部;或者让孩子仰卧,救护者用双手在胸骨下半部快速按压,帮助孩子排出异物。
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鼓励其咳嗽或用力吸气,将异物咳出或吸入食道。
如果急救无效,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气管切开等处理。
6. 触电
触电是小儿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多由接触带电物品或电线引起。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教育,避免孩子接触带电物品。
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孩子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
检查孩子的神志、呼吸、心跳及瞳孔等生命体征。如果神志清醒,仅感心慌、四肢麻木、头晕乏力等,无须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心脏、血压和呼吸变化,并警惕迟发性电休克。如果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二、小儿急救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小儿急救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冷静
在紧急情况下,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只有冷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有效地处理孩子的伤害。
2. 呼叫救护车
在紧急情况下,家长应立即呼叫救护车,以便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急救处理,但切勿进行过于复杂的操作,以免加重孩子的伤害。
3. 观察伤情
在进行急救处理前,家长需要快速检查孩子的伤情,了解伤害的性质和程度。这有助于家长做出正确的急救决策,选择合适的急救方法。
4. 遵循急救原则
在进行急救处理时,家长需要遵循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先针对呼吸心跳骤停及致命的外出血等紧急情况进行处理,再对骨折及其他外伤进行处理。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对孩子的移动,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5. 注意安全
在进行急救处理时,家长需要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使用过于危险或复杂的急救方法,以免对自己或孩子造成伤害。同时,要注意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
三、小儿急救的误区与纠正
在进行小儿急救时,家长容易陷入一些误区,导致急救效果不佳或加重孩子的伤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区及纠正方法:
1. 误区:孩子流鼻血时仰头止血
纠正:孩子流鼻血时,应让孩子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约5-15分钟,也可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可能也能止血。禁止将头后仰,这样会使血流进口中,甚至被吸进肺,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2. 误区:孩子烫伤后立即涂抹牙膏或酱油
纠正:孩子烫伤后,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浸泡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切勿揉搓伤口或涂抹牙膏、酱油等物品,以免加重伤口感染或影响伤口愈合。
3. 误区:孩子骨折后随意搬动
纠正:孩子发生骨折后,不要随意搬动孩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可以用干净的布压迫伤口止血,并用消毒纱布固定患处。然后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骨折处理。
4. 误食:孩子误食毒物后进行催吐
纠正:孩子误食毒物后,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催吐或洗胃处理。如果孩子已经昏迷或意识不清,则不要进行催吐,以免误吸入呼吸道。应尽快将孩子送往医院,由专业医生进行洗胃、导泻等处理。
5. 误区:孩子触电后用手拉拽
纠正:孩子触电后,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切勿用手直接拉拽孩子,以免自己也触电。在切断电源后,可以检查孩子的生命体征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四、小儿急救的预防措施
预防是小儿急救的重要环节。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小儿意外伤害的发生:
1. 加强看护和监管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看护和监管,避免孩子独自接触危险物品或进行危险运动。特别是在孩子年龄较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情况下,更需要家长的关注和照顾。
2. 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向孩子传授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了解危险物品和行为的危害,并学会如何避免和应对这些危险。
3. 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长可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减少孩子接触危险物品的机会。例如,将药品、清洁剂等危险物品放置在孩子触及不到的地方;将电源插座、电线等带电物品进行遮盖或固定;将尖锐、易碎的物品放置在安全的位置等。
4.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家长可以定期对家庭环境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例如,检查电源插座、电线等带电物品是否损坏或裸露;检查家具、门窗等是否稳固可靠;检查厨房、卫生间等是否存在滑倒、烫伤等隐患等。
5. 学习急救知识
家长可以学习急救知识,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和技能。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孩子的伤害,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以向孩子传授急救知识,让他们了解如何自救和互救。
五、结论
小儿急救是保障孩子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家长需要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方法,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孩子的伤害。同时,也需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孩子接触危险物品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