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居家护理技巧

肠梗阻的居家护理技巧

朱弘 方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一、肠梗阻概述

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它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肠梗阻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等。不同类型的肠梗阻病因各异,但常见的原因包括腹部手术后粘连、肠道肿瘤、粪石堵塞、肠道炎症以及肠系膜血管病变等。

(一)症状表现

1.腹痛

腹痛是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之一。机械性肠梗阻的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绞痛,这是由于肠道蠕动时遇到阻塞物,引起肠管强烈收缩所致。疼痛部位多与梗阻发生的部位相关,例如高位小肠梗阻疼痛可能位于上腹部,低位小肠梗阻疼痛多在脐周,而结肠梗阻疼痛则在下腹部。动力性肠梗阻的腹痛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或腹部不适。

2.呕吐

肠梗阻发生后,肠内容物无法正常下行,会引起反射性呕吐。早期呕吐多为胃内容物,随后随着梗阻部位的不同,呕吐物的性质也会有所变化。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可能含有粪样物质,因为肠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发生了腐败。

3.腹胀

腹胀也是肠梗阻常见的症状。一般在梗阻发生一段时间后出现,并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低位肠梗阻或麻痹性肠梗阻腹胀通常较为明显,有时可见腹部膨隆,甚至呈“蛙腹”样。

4.停止排气排便

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会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的情况。但在部分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中,可能仍有少量的气体和粪便排出,但排气排便次数会明显减少。

(二)诊断与治疗方法

1.诊断手段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诊断肠梗阻。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或减弱甚至消失等。X线检查是诊断肠梗阻常用的方法之一,能够观察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典型的肠梗阻征象。腹部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肠道的形态、梗阻部位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因。

2.治疗方式

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一些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或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先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通过胃肠减压可以吸出胃肠道内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肠道压力,缓解腹胀和呕吐症状。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是绞窄性肠梗阻、肿瘤等引起的肠梗阻,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二、肠梗阻患者居家护理的重要性

患者在医院经过初步治疗病情稳定后,居家护理对于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合理的居家护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身体的恢复状态,预防病情复发;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同时,通过有效的居家护理措施,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迹象,以便及时就医处理。

三、居家护理技巧

(一)饮食护理

1.调整饮食结构

-恢复期饮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从流食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再到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开始时可给予米汤、藕粉等流食,这些食物容易消化吸收,且对肠道刺激小。随着肠道功能的恢复,逐渐增加鸡蛋羹、面条、粥等半流食,然后再过渡到软食如馒头、软饭、鱼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在饮食恢复正常后,应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芹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香蕉、梨等)、全谷类食物(燕麦、糙米等)。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但要注意循序渐进地增加摄入量,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导致肠道负担加重。

-控制食物种类

避免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洋葱、土豆、红薯等,以免加重腹胀。同时,减少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引起不适。对于一些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硬质坚果等,也应暂时避免食用。

2.注意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食材要新鲜、干净,避免食用变质、不洁的食物,防止肠道感染引发肠梗阻复发。烹饪过程中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和烹饪器具的卫生,确保食物熟透。

(二)休息与活动管理

1.保证充足休息

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来促进身体恢复。营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成人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休息时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或半卧位,以减轻腹部压力。

2.适度活动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开始适度的活动。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初期可以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简单运动。随着恢复情况逐渐好转,可在床边坐起、站立,然后逐渐进行短距离行走。活动量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劳累,但也要避免长时间卧床不动,以免引起肠粘连等并发症。

(三)病情观察与记录

1.观察症状变化

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情况等。注意腹痛的性质、程度、发作频率有无变化,如腹痛由阵发性绞痛转为持续性剧痛,可能提示病情加重。观察腹胀是否加重或减轻,以及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等。同时,记录患者每天的排气排便情况,包括次数、颜色、性状等。

2.测量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热可能提示存在感染,脉搏和呼吸的变化也可能与病情相关。如果出现体温升高、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3.记录出入量

准确记录患者的饮食摄入水量以及尿量、呕吐量等。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如果出入量不平衡,可能需要调整饮食或就医处理。

(四)心理护理

1.患者心理支持

肠梗阻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因身体不适、对疾病的担忧等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安慰,鼓励患者表达内心的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过程,让患者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对康复的重要性,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家庭环境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着重要影响。家属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焦虑、紧张等情绪。可以通过陪患者聊天、一起观看轻松愉快的电视节目等方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其心理压力。

(五)定期复查与遵医嘱用药

1.定期复查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复查项目包括腹部X线、B超、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以了解肠道恢复情况,及时发现有无粘连、复发等问题。一般在出院后的1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复查,具体时间应听从医生安排。

2.遵医嘱用药

如果患者在居家期间需要继续服用药物,如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调节肠道菌群药物等,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恶心、呕吐、皮疹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

 

四、紧急情况的处理

在家中护理肠梗阻患者时,如果出现以下紧急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就医。

1.腹痛加剧且持续不缓解

如果患者原本的腹痛突然加重,变为持续性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可能是发生了绞窄性肠梗阻等严重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2.频繁呕吐且无法进食

频繁呕吐导致患者无法进食,容易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此时应让患者保持侧卧体位,防止呕吐物误吸,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处理。

3.腹胀明显伴呼吸困难

严重的腹胀可能会压迫膈肌,影响呼吸功能。当患者出现腹胀明显且伴有呼吸困难时,需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行紧急的胃肠减压等处理措施。

4.停止排气排便时间过长

如果患者长时间(如超过3天)没有排气排便,同时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加重,应警惕肠梗阻加重或复发的可能,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治疗。

肠梗阻患者的居家护理需要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才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同时,要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病情,确保治疗和护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