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不是小问题:分类、成因与调养之道

贫血不是小问题:分类、成因与调养之道

李瑜  河南省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

一、认识贫血:血液中的“红色警报”

在人体这一精妙的“机器”中,血液如同流淌的生命之河,为各个器官和组织送去养分与氧气。而贫血,就像是这条河流中出现的一种“淤塞”现象,悄然影响着身体的正常运转。贫血,从医学角度来说,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系列共同症状。

贫血的发生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普遍,不同年龄段、性别、地域的人群都可能受到它的困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数十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这一数字令人警醒。贫血虽然初期可能仅表现出一些轻微的症状,但如果长期忽视或得不到有效治疗,将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二、贫血的分类:各有千秋的“敌人”

(一)按病因分类

1.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

缺铁性贫血: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当身体缺乏铁元素,或者铁的摄入、吸收、利用出现问题时,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饮食中铁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挑食等;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消化道溃疡出血等导致铁丢失过多,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成因。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还可能伴有异食癖、口角炎等特殊表现。

巨幼细胞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引起。维生素B₁₂主要在动物性食物中含量丰富,叶酸则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中。长期饮食结构不合理,如过度烹饪导致食物中叶酸破坏、胃肠道疾病影响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的吸收等,都可能引发此类贫血。患者除了一般贫血症状外,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脚麻木、感觉异常、行走不稳等。

2.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这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EB病毒等)、化学毒物(如苯、氯霉素等)、电离辐射以及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患者的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造血微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出血和感染,病情严重,治疗难度大。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它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以病态造血和高风险向急性白血病转化为特征。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化学物质接触等因素有关。患者常出现难治性贫血,伴有血细胞减少、发育异常等表现,部分患者会逐渐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3.红细胞破坏过多

溶血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发生溶血性贫血。可分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和获得性溶血性贫血。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蚕豆病等,与遗传因素有关;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则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感染等因素引起。患者常出现黄疸、脾肿大、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因病因和个体差异而异。

(二)按红细胞形态分类

1.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细胞贫血,红细胞体积增大,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0fl。这种贫血类型除了与造血原料缺乏有关外,还可能与某些药物、酒精中毒等因素有关。

2.正常细胞性贫血: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等。红细胞大小和形态正常,MCV80100fl之间。

3.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缺铁性贫血为代表,红细胞体积减小,MCV<80fl,且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三、贫血的成因:探寻背后的“元凶”

(一)饮食因素

1.营养不均衡

现代生活中,人们的饮食习惯日益多样化,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部分人群为了追求身材苗条而过度节食,或者长期偏好加工食品、快餐等,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缺乏富含铁、维生素B₁₂、叶酸等造血原料的食物,容易引发贫血。例如,一些女性为了减肥不吃肉类食物,而肉类是铁和维生素B₁₂的重要来源,长期如此很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

2.不良饮食习惯

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造血原料的吸收。比如,过度饮茶和咖啡,其中含有的鞣酸和咖啡因等物质会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形成难以溶解的复合物,从而抑制铁的吸收;同时,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过多,如果搭配不合理,也可能影响铁、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吸收利用。

(二)疾病因素

1.慢性疾病

许多慢性疾病如慢性肾脏病、慢性肝病、风湿性疾病等,会长期消耗身体的营养物质,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或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影响红细胞的生成;慢性肝病患者可能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储存,导致造血原料缺乏;风湿性疾病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抗体,可能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性贫血。

2.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是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场所,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肠道寄生虫感染等,会影响铁、维生素B₁₂、叶酸等造血原料的吸收。例如,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影响铁的吸收;肠道寄生虫寄生在肠道内,掠夺人体营养,还可能造成肠道黏膜损伤,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三)其他因素

1.特殊生理状态

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哺乳期等特殊生理阶段,对铁、叶酸等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增加,如果补充不足,容易发生贫血。生理期失血过多、孕期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哺乳期乳汁分泌消耗营养等,都可能导致女性贫血的发生。

2.遗传因素

某些贫血具有遗传性,如地中海贫血,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异常。如果家族中有贫血病史,尤其是遗传性贫血病史,个体患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四、贫血的调养之道:重燃生命的“红色火焰”

(一)饮食调养

1.增加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

补铁食物: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吃富含铁的食物。动物肝脏、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动物血制品等都是良好的铁来源。同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青椒等,可以促进铁的吸收。例如,在食用牛肉时搭配一份青椒炒牛肉,或者饭后吃一个橙子,都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

补充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富含维生素B₁₂的食物主要包括肉类、蛋类、奶制品等;叶酸丰富的食物有绿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芦笋)、豆类、全麦面包等。孕妇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补充叶酸,可以通过食用叶酸强化食品或服用叶酸补充剂来满足身体需求。

2.合理搭配饮食

注意食物的搭配,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例如,在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时,避免同时饮用浓茶和咖啡;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造血的重要物质基础,可以选择鱼类、豆类、坚果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与富含造血原料的食物搭配食用。

 

(二)生活方式调养

1.充足休息与适度运动

贫血患者应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同时,适度的运动也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可以选择一些低强度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运动强度应根据自身贫血程度和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2.舒缓压力与保持心情愉悦

长期的精神压力可能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而影响造血功能。因此,贫血患者要学会舒缓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调节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贫血的调养和身体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医学治疗与调养结合

1.遵医嘱治疗

对于贫血患者,尤其是中重度贫血或由明确疾病引起的贫血,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根据贫血的类型和病因,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输血治疗、病因治疗等。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服用铁剂进行补充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药物,严重时甚至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因慢性疾病引起的贫血,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2.定期复查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定期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注意观察身体症状的变化,如贫血症状是否改善、有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贫血虽然不是一种简单的病症,但通过对其分类、成因的深入了解,以及采取科学合理的调养方法,我们完全有能力与它“抗衡”,重焕身体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重视贫血这一健康问题,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为自己的身体筑起坚固的防线,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