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的种类与早期识别要点

心肌病的种类与早期识别要点

贾玉莉 方城县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心脏,作为人体的“动力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了解心肌病的种类和早期识别要点,对于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一、心肌病的概述

心肌病是指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不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病变。心肌病可以是原发性的,即病因不明;也可以是继发性的,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

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心悸、胸痛等。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严重后果。

二、心肌病的种类

1. 扩张型心肌病

  定义: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内分泌和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或仅表现为乏力、心悸、劳力性呼吸困难等。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左心衰竭症状,以及食欲减退、腹胀、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严重者可发生猝死。

  体征主要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等。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重要手段,可显示心脏扩大、心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等。

  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等。

    药物治疗:主要有强心、利尿、扩血管、抗心律失常等药物,以改善心脏功能和缓解症状。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延缓病情进展,降低死亡率。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心脏不同步的患者,可考虑行 CRT,以改善心脏功能。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2. 肥厚型心肌病

   定义: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可分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两种类型。

   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约 5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

   症状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心悸等。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劳力时可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主要是由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导致心脏射血受阻,引起脑供血不足所致。

    体征主要有心脏浊音界向左扩大、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等。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手段,可显示心肌肥厚的部位、程度、流出道有无梗阻等。

    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以减少猝死的风险。

      药物治疗:主要有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以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症状。对于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严重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可考虑行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或植入双腔起搏器等介入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介入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行室间隔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3. 限制型心肌病

     定义:限制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室舒张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感染、中毒、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也可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

     体征主要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室壁增厚、心腔变小、心室舒张功能受限等。

     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低盐饮食、控制液体入量等。

       药物治疗:主要有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以改善心脏功能和缓解症状。对于有栓塞风险的患者,可给予抗凝治疗。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限制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4.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定义: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是一种以右心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为主要特征的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和右心功能不全。

     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晕厥等心律失常症状,也可出现右心衰竭症状,如乏力、水肿等。

     体征主要有心脏扩大、心音减弱、可闻及心律失常的杂音等。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心脏 MRI 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显示右心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替代的特征性改变。

     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以减少猝死的风险。

       药物治疗:主要有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控制心律失常。对于有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可给予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于有猝死风险的患者,应植入 ICD,以预防猝死。

       心脏移植:对于终末期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5. 未分类心肌病

     定义:未分类心肌病是指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不典型,无法归入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心肌病。

     病因:病因尚不明确。

     临床表现:因病因和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心脏 MRI 等检查,结合排除其他已知类型的心肌病进行诊断。

     治疗:根据具体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

三、心肌病的早期识别要点

1. 关注症状

     呼吸困难:是心肌病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尤其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如果在活动后出现呼吸急促、气短、胸闷等症状,且逐渐加重,应引起重视。

     乏力:不明原因的乏力、疲倦,即使在休息后也不能缓解,可能是心肌病的早期表现。

     水肿:下肢水肿、眼睑水肿等可能是心脏功能受损导致的液体潴留。如果发现水肿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

     心悸:感觉心跳不规律、心跳加快或减慢、心慌等,可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也是心肌病的常见症状之一。

     胸痛:部分心肌病患者可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样,如闷痛、刺痛、压榨性疼痛等。如果胸痛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2. 注意体征

     心脏扩大:心肌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心脏扩大,但一般无明显症状。通过体检或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

     心音异常:听诊时可发现心音减弱、可闻及第三或第四心音、奔马律等异常心音。

     心律失常:可出现早搏、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3. 重视家族史

     心肌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心肌病患者,特别是直系亲属中有心肌病患者,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携带致病基因,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防心肌病的发生。

4. 关注其他疾病

     一些其他疾病可能增加心肌病的发生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如果患有这些疾病,应积极治疗,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早期发现心肌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也可能发展为心肌病。如果在感染后出现心脏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脏检查。

5.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是早期发现心肌病的重要手段。体检项目应包括心电图、胸部 X 线、超声心动图等心脏检查,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常规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心肌病患者、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应增加心脏检查的频率。

四、心肌病的预防

1. 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坚持适量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可增加心肌病的发生风险,应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保持合理的体重,避免肥胖,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 预防感染

     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流感等。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对于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减少对心脏的损害。

3.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

     避免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农药、化肥、重金属等。如果工作需要接触这些物质,应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

4.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对于有心肌病家族史、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高危人群,应增加体检的频率。

总之,心肌病是一组严重的心脏疾病,了解其种类和早期识别要点,对于及时诊断、治疗和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通过关注症状、注意体征、重视家族史、关注其他疾病和定期体检等方法,可以早期发现心肌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等,也有助于预防心肌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