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脑血管病,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突发脑血管病,抓住“黄金救治时间”
雷志强 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
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当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或堵塞时,会迅速导致脑部神经功能受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在突发脑血管病的救治过程中,“黄金救治时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并把握这一关键时期,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质量。本文将深入探讨突发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重点阐述黄金救治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的正确措施。
一、认识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脑出血则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组织周围,压迫脑组织并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大脑的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常见的症状有突然出现的头痛、头晕、呕吐、言语不清、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意识障碍等。
二、黄金救治时间的重要性
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发病后的4.5-6小时是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能够及时恢复脑部血液灌注,就有可能挽救濒临死亡的脑组织,减少脑梗死的面积,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这是因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一旦血流中断,神经细胞会迅速发生损伤和死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损伤会越来越严重。每延误一分钟,就会有大量的神经细胞不可逆地坏死,即使后续得到治疗,也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
脑出血患者同样存在黄金救治时间。早期积极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可以防止脑疝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般来说,发病后的数小时内及时就医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果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恰当处理,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后续康复的机会也更多;反之,若错过这一关键时期,患者往往会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严重的残疾后果。
三、如何识别脑血管病发作
1.观察症状
当身边有人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时,应高度怀疑脑血管病发作:一侧肢体(如手臂、腿部)突然无力或麻木,可能表现为持物不稳、行走困难;面部一侧麻木或口角歪斜,例如流口水、不能正常闭眼或皱眉;言语表达不清或理解困难,说话含糊、词不达意或听不懂他人讲话;突发剧烈头痛,疼痛程度较以往加重且难以缓解,常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视物旋转或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或走路向一侧偏斜;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多种同时存在。
2.简单测试
可以让患者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来辅助判断,如让其微笑,观察面部表情是否对称;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下垂或无法抬起;让患者重复简单的句子,如“今天天气真好”,检查其言语表达是否清晰流畅。如果发现有异常表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四、突发脑血管病时的正确应对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一旦怀疑发生脑血管病,不要犹豫,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如120)。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和情绪激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因为不恰当的搬动可能加重病情。
2.记录发病时间
准确记录患者发病的时间非常关键,这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在黄金救治时间内,从而决定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如果不清楚具体发病时间,应尽可能告知急救人员发现患者异常的时间。
3.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防止误吸导致窒息。解开患者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以保证呼吸顺畅。
4.不要自行用药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不要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降压药等任何药物,以免加重病情或影响后续的治疗。例如,对于脑出血患者,自行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加重出血。
五、送往医院后的救治流程
患者被送到医院后,会迅速启动一系列的救治流程。首先,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经过以及症状表现等信息。同时,会紧急安排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以及确定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如果是脑梗死且在溶栓时间窗内,医生会评估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溶栓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等,但在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排除禁忌证的情况下,其获益往往大于风险。对于不适合溶栓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保护等其他治疗措施。
对于脑出血患者,医生会根据出血量和患者的病情决定治疗方案。出血量较小的患者可能采取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等;出血量较大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手术等,以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
六、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及时机
对于度过急性期的脑血管病患者,康复治疗是恢复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一般在病情稳定后的24-48小时即可开始。早期康复治疗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塑和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的发生。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言语训练、认知训练、吞咽功能训练等,需要专业的康复医生和治疗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七、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减少血糖波动;高血脂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降低血脂水平。
2.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盐、油和糖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取。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体重、增强心血管功能。戒烟限酒,避免长期大量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血管造成损害。
3.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中老年人以及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及时干预。
突发脑血管病是一场危及生命的健康危机,但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其严重性,了解黄金救治时间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识别和应对方法,就能在关键时刻为患者赢得生机,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同时,积极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从源头上减少其发病风险,对于维护个人和公众的健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让我们共同关注脑血管病,守护生命健康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