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妇产科超声:如何精准解读图像信息
揭秘妇产科超声:如何精准解读图像信息
郭朝侠 永城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在妇产科领域,超声检查犹如医生的 “透视眼”,为孕期保健、疾病诊断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关键线索。然而,对于大多数准妈妈和患者而言,超声图像仿佛神秘的密码,让人摸不着头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妇产科超声的神秘面纱,学习如何精准解读那些图像信息。
妇产科超声检查常见的有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两种方式。腹部超声,准妈妈们比较熟悉,检查时需要在腹部涂抹耦合剂,然后用探头在肚皮上移动探测。它的优点是无创、视野较广,能观察到子宫及附件的大致形态、位置等整体情况,适用于孕早期、中晚期胎儿的常规检查。不过,它受腹部脂肪、肠道气体等因素影响较大,有时图像清晰度欠佳。阴道超声则是将探头放入阴道内检查,由于距离子宫、卵巢更近,图像更加清晰、分辨率高,能更早发现一些细微病变,对于孕早期胚胎着床位置、宫外孕排查等有着独特优势,但它属于侵入式检查,部分女性可能会感觉不适。
当我们拿到一份妇产科超声报告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是一些专业术语描述。以孕期超声为例,“双顶径” 这个数值很关键,它指的是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间最宽部位的长度,通过测量双顶径可以估算胎儿孕周、判断胎儿头部发育情况,随着孕周增加,双顶径数值也会相应增大,一般孕足月时双顶径可达 9.3 厘米及以上。“股骨长” 则是胎儿大腿骨的长度,它与双顶径一同辅助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是否均衡,若两者比例失调,可能提示胎儿存在骨骼发育异常等问题。
“羊水指数” 也是重要指标,羊水是胎儿生存的 “保护液”,羊水指数正常范围一般在 8 - 25 厘米之间。羊水过多(指数大于 25 厘米),可能与胎儿畸形、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羊水过少(指数小于 8 厘米),胎儿有缺氧风险,可能是胎盘功能减退、胎儿泌尿系统异常等原因导致。
在观察胎儿结构时,超声图像能呈现出胎儿的心脏、脊柱、四肢等部位。正常胎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四腔心结构清晰可见,如果发现心脏结构模糊、瓣膜异常或心律不齐等,可能提示先天性心脏病风险。脊柱呈连续的强回声光带,若出现中断,预示着脊柱裂等神经管畸形隐患。四肢可见骨骼回声,手指、脚趾虽不能完全清晰分辨,但能大致判断肢体完整性,如有缺失或短小畸形,超声图像会有所显示。
对于非孕期女性,超声检查用于妇科疾病诊断。如发现卵巢上有囊性肿物,根据肿物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可初步判断性质。边界清晰、内部透声好的囊肿,多为生理性囊肿,可能随月经周期自行消失;若边界不清、回声不均匀,伴有实性成分,恶变可能性相对增加。子宫肌瘤在超声下表现为子宫肌层内的低回声结节,根据肌瘤大小、位置不同,对月经、生育的影响各异,黏膜下肌瘤靠近宫腔,容易引起月经量多、经期延长,而浆膜下肌瘤向外生长,症状相对较轻。
妇产科超声图像解读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专业医生结合临床症状、病史、孕周等多方面综合判断。准妈妈们和患者们如果对超声结果有疑问,不要自行揣测,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一步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让妇产科超声真正成为守护女性健康、孕育新生命的得力助手。通过了解这些知识,大家面对超声检查时便能多一份从容,少一份迷茫,更好地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