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 “是敌是友”?病理诊断为你揭晓答案

甲状腺结节 “是敌是友”?病理诊断为你揭晓答案

朱俊雅 临颍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在当今的健康体检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看到 “甲状腺结节” 这几个字时,内心往往充满了担忧和疑惑。甲状腺结节到底是什么?它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会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其实,甲状腺结节就像是甲状腺这个 “小蝴蝶” 上长出的一个个 “小疙瘩”,它们性质各异,有的如同友好的邻居,不会带来太多麻烦;而有的却可能像潜伏的敌人,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要想准确判断甲状腺结节的 “善恶”,病理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甲状腺结节以及病理诊断是如何为我们揭晓答案的。

一、认识甲状腺结节

(一)甲状腺的生理功能

甲状腺位于我们颈部前方,形似蝴蝶,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储存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神经系统功能等方面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在儿童时期,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在成年人中,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症状,如甲亢时的多汗、心慌、手抖,甲减时的乏力、畏寒、嗜睡等。

(二)甲状腺结节的定义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内的异常团块,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它可以是单发的,也可以是多发的;可以是实性的,也可以是囊性的(内部含有液体)。甲状腺结节的大小、形态、质地等各不相同,有些结节可以通过触摸感觉到,而有些则需要借助超声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

(三)甲状腺结节的分类

根据结节的性质分类

良性结节: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炎性结节等。结节性甲状腺肿是最常见的良性结节,它通常是由于甲状腺长期受到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刺激,导致甲状腺组织增生而形成的。甲状腺腺瘤是一种来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的良性肿瘤,它具有完整的包膜,生长相对缓慢。甲状腺炎性结节则是由于甲状腺发生炎症,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等,在炎症过程中形成的结节。

恶性结节:主要是指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其中,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甲状腺癌的 80% - 90%,它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滤泡状癌的恶性程度稍高于乳头状癌;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它不仅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还能分泌降钙素等其他物质;未分化癌则是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甲状腺癌,生长迅速,预后较差。

根据结节的功能分类

功能性结节:这类结节具有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心慌、多汗、消瘦等症状。临床上常见的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高功能腺瘤等就属于功能性结节。

无功能性结节:大多数甲状腺结节属于无功能性结节,它们不分泌甲状腺激素,一般不会引起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二、甲状腺结节的常见症状

(一)颈部肿块或结节

这是甲状腺结节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己或家人可能会在颈部前方摸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质地可软可硬,表面光滑或不光滑。有些结节比较小,可能不易被察觉,而较大的结节则可能会引起颈部外观的改变。

(二)压迫症状

当甲状腺结节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压迫症状。例如,压迫气管可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活动或睡眠时,呼吸不畅的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压迫食管可引起吞咽困难,患者在进食时会感觉食物通过食管不顺畅;压迫喉返神经可导致声音嘶哑,说话时声音变得低沉、沙哑。

(三)甲状腺功能异常症状

如果甲状腺结节是功能性结节,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患者会出现甲亢的症状,如心慌、手抖、多汗、食欲亢进、体重减轻、烦躁易怒等;如果结节破坏了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患者则会出现甲减的症状,如乏力、畏寒、嗜睡、记忆力减退、便秘、皮肤干燥等。

(四)其他症状

少数情况下,甲状腺结节可能会发生恶变,癌细胞转移到颈部淋巴结,导致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可能会在颈部摸到质地较硬、活动度差的淋巴结。此外,甲状腺髓样癌还可能会分泌一些其他的生物活性物质,引起腹泻、面部潮红等症状。

三、病理诊断在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作用

(一)病理诊断的方法

细针穿刺活检(FNA)

这是一种常用的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方法。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针,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甲状腺结节,抽取少量细胞进行病理检查。FNA 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较高。通过对穿刺细胞的形态学观察,病理医生可以判断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例如,在显微镜下,如果看到细胞排列规则、形态正常,细胞核大小一致,通常提示为良性结节;而如果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核仁明显、有核分裂象等,则可能提示为恶性结节。

手术切除病理检查

对于一些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或者经过 FNA 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结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然后对切除的组织进行全面的病理检查。手术切除病理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病理信息,包括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对于制定后续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病理诊断的意义

明确诊断

病理诊断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医生可以准确地确定结节的性质,是良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还是恶性的甲状腺癌。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如果是良性结节,一般不需要进行过于激进的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而如果是恶性结节,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并根据具体情况辅以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等。

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病理诊断不仅可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还可以进一步明确甲状腺癌的具体类型。不同类型的甲状腺癌,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有所不同。例如,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对放射性碘治疗比较敏感,在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清除残留的癌细胞;而髓样癌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等。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评估预后

病理诊断还可以为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一般来说,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而晚期患者,尤其是出现远处转移的患者,预后则较差。了解预后情况有助于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四、如何应对甲状腺结节

(一)定期复查

对于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不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但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复查的项目包括甲状腺超声、甲状腺功能等。一般建议每 6 - 12 个月进行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结构等有无变化;同时,定期检查甲状腺功能,了解甲状腺激素水平是否正常。如果在复查过程中发现结节增大明显、形态发生改变、出现钙化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如 FNA 等,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二)手术治疗

对于以下情况的甲状腺结节,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高度怀疑为恶性的结节,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患者。

结节较大,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功能性结节,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且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结节生长迅速,短期内明显增大,怀疑有恶变倾向的患者。

(三)其他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在手术后,通过口服放射性碘,它可以被甲状腺癌细胞摄取,利用放射性碘释放的 β 射线杀死癌细胞,从而降低癌症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内分泌治疗: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后通常需要服用甲状腺激素抑制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钠片。通过抑制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减少 TSH 对甲状腺癌细胞的刺激,从而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四)心理调适

当发现自己患有甲状腺结节时,很多人会感到焦虑和恐惧。然而,过度的负面情绪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影响甲状腺的功能。因此,患者需要进行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要相信现代医学的发展,即使是甲状腺癌,只要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五、总结

甲状腺结节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它的性质多样,有的是良性的,对健康影响较小;而有的则可能是恶性的,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通过了解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知识,包括甲状腺的生理功能、结节的定义、分类、常见症状等,我们可以对甲状腺结节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而病理诊断则是判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关键,它可以为我们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评估预后提供重要依据。当发现甲状腺结节时,我们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如定期复查、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内分泌治疗等。同时,不要忽视心理调适,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方面会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