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冬季如何预防呼吸道感染
毛奎洁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妇幼保健院
一、引言
冬季,寒风凛冽,万物仿佛都被一层冰冷的纱幕笼罩。在这个季节里,医院的呼吸科总是人满为患,呼吸道感染成为了困扰人们健康的一大难题。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被其 “盯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冬季呼吸道感染如此高发?我们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呢?让我们一起深入探寻。
二、冬季呼吸道感染高发的原因
(一)气温与湿度变化
冬季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显著。寒冷的空气会使鼻腔、咽喉等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缓,局部抵抗力降低。当我们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时,呼吸道黏膜受到冷空气的强烈刺激,就容易引发炎症。而且,冬季空气往往较为干燥,湿度通常低于 40%。干燥的环境会使呼吸道黏膜变得脆弱,纤毛运动能力下降,无法有效清除吸入空气中的病菌和灰尘,为病原体的滋生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二)室内环境因素
冬季人们大多时间待在室内,室内通风不良成为了一个突出问题。据研究表明,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每立方米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会在数小时内增加数倍。狭小、密闭的空间使得病原体在人群之间更容易传播。比如在学校教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一个人感染呼吸道疾病,很可能在短时间内传染给周围的人。此外,冬季室内通常会使用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这会进一步加剧空气干燥,降低室内空气质量,增加感染风险。
(三)人体自身生理变化
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相对减缓,免疫系统功能也会有所下降。白细胞的活性降低,对病原体的吞噬和杀灭能力减弱。同时,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例如,肾上腺素等应激激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免疫系统中某些细胞的活性,使得人体更容易受到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
(四)病原体特性
冬季是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活跃的时期。流感病毒、肺炎链球菌、支原体等在低温环境下存活时间更长,传播能力也更强。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变异性,每年都会出现新的毒株,人体对新毒株的免疫力较低。肺炎链球菌则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它可以在健康人的鼻咽部定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引发感染。支原体感染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其感染后症状相对不典型,容易被忽视。
三、常见呼吸道感染疾病介绍
(一)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冬季更为频繁。其主要症状包括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咳嗽等,一般症状较轻,病程较短,通常在 1 - 3 天内达到高峰,5 - 7 天可自愈。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或飞沫传播。例如,当我们与感冒患者握手后,再触摸自己的口鼻,就有可能感染病毒。
(二)流行性感冒
流感与普通感冒不同,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更为严重,除了有高热(体温可达 39 - 40℃)、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咳嗽、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流感的病程一般为 3 - 7 天,严重者可并发肺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极易传播。如在流感高发季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如果有流感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周围的人就很容易被感染。
(三)肺炎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冬季是肺炎的高发季节,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患有慢性疾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患病。肺炎的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症状有所差异,例如细菌性肺炎多起病急骤,高热、咳脓血痰;病毒性肺炎症状相对较轻,但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可能病情较重。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胸部 X 线或 CT 检查、血常规、病原体检测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肺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脓胸等。
(四)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分为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可伴有发热、畏寒、头痛等全身症状,一般病程为 1 - 3 周。慢性支气管炎则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症状为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 3 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会使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病情加重,频繁发作。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气道结构改变,肺功能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四、预防措施
(一)生活习惯方面
合理饮食:冬季应保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锌、硒等营养素的食物,这些营养素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例如,橙子、柠檬、草莓等水果富含维生素 C;坚果、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E;瘦肉、海鲜、豆类等食物富含锌和硒。此外,还应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鸡蛋、牛奶、鱼肉等,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呼吸道负担。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冬季可以选择在阳光充足、天气较好的时段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强度要适中,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过度劳累。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还能调节免疫系统,使身体更好地抵御病原体的入侵。例如,每周进行 3 -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的有氧运动,长期坚持下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抵抗力的提升。
充足睡眠: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重要时间。冬季昼短夜长,更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 7 - 8 小时的睡眠,老年人和儿童需要的睡眠时间更长。良好的睡眠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增强白细胞的活性,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例如,长期熬夜的人更容易感冒、咳嗽,就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身体的免疫功能。
(二)个人卫生方面
勤洗手:手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会接触到各种物品,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交通工具的扶手等,这些物品表面可能沾染了大量的病原体。因此,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洗手时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 揉搓双手,每个部位至少揉搓 15 秒,确保双手的每个部位都能得到清洁。例如,掌心相对揉搓、手指交叉揉搓指缝、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等步骤,都能有效去除手上的病菌。
正确咳嗽和打喷嚏:咳嗽和打喷嚏时会产生大量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如果不注意遮挡,很容易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因此,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而不要用手直接遮挡。用过的纸巾应及时扔进垃圾桶,并尽快洗手。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传播,降低他人感染的风险。
保持鼻腔清洁:鼻腔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保持鼻腔清洁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每天 1 - 2 次。生理盐水可以清除鼻腔内的灰尘、病菌和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增强鼻腔的防御功能。清洗鼻腔时,可使用专门的鼻腔冲洗器,按照说明书的方法进行操作,注意水温要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鼻腔。
(三)环境管理方面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通风,至少 2 - 3 次,每次通风 30 分钟左右。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通风时,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人体,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如果天气过于寒冷或雾霾严重,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花粉、病菌等有害物质,为我们创造一个相对清洁的室内环境。
保持室内适宜湿度: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保持在 40% - 60% 的范围内。适宜的湿度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增强其防御功能,减少病原体的附着和繁殖。在使用加湿器时,要注意定期清洗,避免滋生细菌和霉菌。可以每周对加湿器进行一次全面清洗,包括水箱、滤网等部件,使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再重新使用。同时,要使用纯净水或蒸馏水,避免使用自来水,以免自来水中的杂质和微生物污染空气。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定期对家居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尤其是经常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面、家具等。可以使用含氯消毒剂或 75% 酒精进行擦拭消毒。含氯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使用时要注意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稀释,避免浓度过高对人体造成伤害。75% 酒精消毒效果也很好,且挥发快,使用方便,但要注意远离明火,防止火灾。此外,还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织物,减少灰尘和螨虫的滋生。
(四)疫苗接种方面
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因为流感病毒的毒株会不断变异。流感疫苗一般在每年的 9 - 11 月接种,接种后大约 2 - 4 周会产生抗体,免疫力可持续一年左右。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患流感的风险,减轻流感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慢性疾病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肺炎疫苗:肺炎疫苗主要包括 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和 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 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适用于 2 岁以上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的人群,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13 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主要用于 2 岁以下婴幼儿和 65 岁以上老年人,对预防肺炎球菌感染也有很好的效果。接种肺炎疫苗可以降低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五)其他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尤其是在外出时,要注意头部、颈部、手部和脚部的保暖。可以佩戴帽子、围巾、手套和保暖鞋子,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失。在寒冷的天气里,不要过早地脱掉厚衣服,以免身体适应不了气温的变化而引发呼吸道感染。
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车站等。如果必须前往,要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口罩可以有效过滤空气中的病原体,减少吸入感染的机会。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口罩,佩戴时要注意贴合面部,确保口罩的密封性。
增强免疫力的补充剂:对于一些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 C、维生素 D、锌、益生菌等。这些补充剂可以辅助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但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均衡的饮食。例如,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白细胞的活性;维生素 D 对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有重要影响;锌参与人体多种酶的合成,对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道免疫力,进而影响全身免疫系统。
五、结语
冬季呼吸道感染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并将这些预防措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就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里,远离呼吸道感染的困扰,拥抱健康的生活。
文章的结构、内容细节等方面有修改意见,比如想添加更多案例,都可以随时告诉我,我会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