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呛奶急救措施,关键时刻能救命

新生儿呛奶急救措施,关键时刻能救命

 王青利 河南宏力医院

新生儿呛奶是让众多家长揪心的常见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危及宝宝生命。据统计,每年因呛奶引发严重后果的新生儿不在少数。掌握正确急救措施,对家长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呛奶原因、急救方法和预防手段,为家长们排忧解难。

新生儿呛奶的原因

生理结构特点

新生儿的食管下括约肌未发育成熟,难以有效限制食物反流,易导致呛奶。同时,他们的气管和食管距离较近,吞咽协调能力差,吃奶时稍有不慎,乳汁就可能误入气管。例如,宝宝吃奶过急,口腔来不及充分处理乳汁,就容易引发呛奶。

喂养方式不当

喂奶姿势不正确是常见原因之一。若宝宝平躺吃奶,乳汁易反流至咽喉,增加呛奶风险。比如有些家长夜间躺着喂奶,未注意宝宝姿势,宝宝很可能呛奶。此外,喂奶速度过快,宝宝来不及吞咽,也会导致呛奶。像使用奶嘴孔过大的奶瓶,乳汁流速过快,宝宝难以适应。

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会影响新生儿吞咽功能,引发呛奶。例如,腭裂、唇裂的宝宝,口腔结构异常,吃奶时难以有效包裹乳头或奶嘴,容易呛奶。还有一些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宝宝,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干扰正常呼吸和吞咽,也容易出现呛奶情况。

新生儿呛奶的症状表现

轻度呛奶

轻度呛奶时,宝宝会咳嗽,这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试图排出气管内的乳汁。同时,可能伴有面部涨红,因呛奶引发短暂不适,呼吸也会稍显急促。一般咳嗽几次后,宝宝能恢复正常。

重度呛奶

重度呛奶时,宝宝会突然剧烈咳嗽,甚至出现憋气现象,面部因缺氧迅速发紫。此时宝宝呼吸极度困难,哭声微弱或无哭声,情况十分危急,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窒息。

新生儿呛奶的急救措施

轻度呛奶的急救方法

体位引流:发现宝宝轻度呛奶,应立即将宝宝脸转向一侧,防止吐出物流入气管。然后将宝宝侧卧,头略低,使口腔内乳汁自然流出。例如,让宝宝趴在家长手臂上,头部稍向下倾斜,利用重力作用帮助排出乳汁。

清除口腔异物:用干净纱布或手帕缠在手指上,轻柔清理宝宝口腔内残留乳汁,避免残留乳汁再次被吸入气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宝宝口腔黏膜。

重度呛奶的急救方法

背部叩击法:若宝宝重度呛奶,先将宝宝俯卧在手臂上,头低脚高,用手掌根部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之间,快速有力地叩击 5 次。通过叩击产生的震动,促使气管内乳汁排出。例如,宝宝呛奶后无法呼吸,家长迅速采取此姿势,进行有力叩击。

胸部按压法:背部叩击后,若乳汁未排出,可将宝宝仰卧在硬板床上或家长手臂上,用两手指并拢,在宝宝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进行 5 次快速、轻柔的胸部按压。按压深度约为 1.5 - 2 厘米,通过按压产生的压力,帮助排出气管内乳汁。

拨打急救电话:完成上述急救操作后,即使宝宝情况有所缓解,也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送宝宝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保宝宝安全。因为呛奶可能对宝宝呼吸道造成损伤,需要专业医生评估。

新生儿呛奶的预防措施

正确的喂奶姿势

喂奶时,应将宝宝头部抬高,呈 30 - 45 度角,可采用斜抱或半躺姿势。例如,妈妈坐在椅子上,将宝宝斜抱在怀里,让宝宝头部靠在妈妈手臂上,身体呈一定角度。这样能利用重力作用,减少乳汁反流。

控制喂奶速度

母乳喂养时,妈妈可通过手指按压乳晕,控制乳汁流速。奶瓶喂养时,要选择合适奶嘴,根据宝宝月龄选择奶嘴孔大小。一般新生儿适合 S 号奶嘴,避免乳汁流速过快。喂奶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宝宝吞咽情况,适当停顿。

喂奶后的注意事项

喂奶后,不要立刻让宝宝平躺,应将宝宝竖抱,轻拍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空气,防止吐奶。拍嗝时间一般为 5 - 10 分钟,待宝宝打出嗝后,再将宝宝轻轻放下,采取右侧卧位,可减少呛奶风险。

新生儿呛奶虽然常见,但只要家长掌握正确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风险。家长们要时刻关注宝宝吃奶情况,遇到问题冷静应对,确保宝宝健康成长。希望每一位宝宝都能在家长悉心呵护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