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手术室:手术配合流程全知晓

探秘手术室:手术配合流程全知晓

 张桂金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

手术室,这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既神秘又充满敬畏的地方,每一天都在上演着与疾病顽强抗争的故事。每一台成功的手术背后,都有着一套严谨、精细且环环相扣的手术配合流程,涉及到多个专业人员的紧密协作。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手术室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手术配合流程的每一个细节。

手术前:精心筹备,万事俱备

患者准备

在手术前的几天,患者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如血液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评估手术风险。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同时,患者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做好术前准备,如禁食禁水。一般来说,成人在手术前 8 小时需禁食、4 小时禁水,以防止在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出现呕吐、误吸等情况,危及生命。

手术前一天,护士会到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护士会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大致流程、手术室的环境,解答患者的疑问,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护士还会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准备,如剃除手术区域的毛发,清洁皮肤,以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手术团队组建

手术团队是一个多元化的专业群体,由主刀医生、助手医生、麻醉医生、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等组成。主刀医生是手术的核心人物,负责制定手术方案并主导手术操作。助手医生协助主刀医生进行手术,传递器械、牵拉组织等。麻醉医生的职责至关重要,他们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在无痛、安全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洗手护士主要负责手术器械的准备、传递和管理,他们要熟悉各种器械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能够在手术中迅速、准确地为主刀医生提供所需的器械。巡回护士则负责手术间的整体协调,包括患者的接送、体位安置、物品供应等,同时还要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

手术室准备

手术前,手术室的护士会对手术间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手术间的地面、墙壁、手术台、器械台等都要用消毒液擦拭,空气通过净化系统进行过滤,以确保手术环境的洁净。接着,护士会根据手术类型,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和物品。每一种手术都有一套特定的器械包,里面包含了手术所需的各种刀具、镊子、钳子、剪刀等。除了常规器械,还会准备一些特殊器械,如骨科手术可能需要用到的电锯、骨钻,心脏手术需要的体外循环设备等。同时,各种一次性耗材,如缝合线、纱布、注射器等也会准备充足。

麻醉医生会在手术前检查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准备好各种麻醉药品和急救药品。手术所需的设备,如无影灯、电刀、吸引器等也会逐一调试,确保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正常使用。

手术中:紧密协作,分秒必争

患者入室与麻醉实施

手术当天,巡回护士会到病房接患者。在核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等信息无误后,将患者转运至手术室。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会协助患者躺在手术台上,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术中输液、给药。

麻醉医生开始实施麻醉。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情况,麻醉方式可分为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局部麻醉等。全身麻醉是通过吸入麻醉气体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使患者意识消失、全身肌肉松弛,感觉不到疼痛。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生命体征,根据手术进展和患者的反应,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椎管内麻醉则是将麻醉药物注入椎管内,使相应部位的神经传导阻滞,达到麻醉的效果。局部麻醉常用于一些小型手术,如清创缝合、脂肪瘤切除等,通过在手术部位注射麻醉药物,使局部组织失去痛觉。

手术铺巾与器械传递

在麻醉生效后,洗手护士会进行手术区域的铺巾。铺巾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无菌区域,防止手术切口受到污染。洗手护士会先在患者的手术部位铺上一层防水的中单,然后再依次铺上手术巾。手术巾的铺法有严格的规范,要确保手术区域完全被覆盖,且巾与巾之间不能有缝隙。铺好巾后,会用巾钳将手术巾固定。

洗手护士在手术开始前,会再次检查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完好,并将器械按使用顺序摆放整齐。在手术过程中,洗手护士要全神贯注,密切关注手术进展,根据主刀医生的操作步骤,迅速、准确地传递器械。当主刀医生需要某一器械时,洗手护士要能够预判并提前将器械递到医生手中。传递器械时,要注意器械的握持方法和传递方向,确保医生能够方便、安全地使用。例如,传递手术刀时,要将刀柄递给医生;传递剪刀时,要将剪刀的尖端朝向自己,柄端递给医生。

手术操作与团队协作

主刀医生在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方式无误后,开始进行手术切口。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凭借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修复或重建等操作。助手医生会协助主刀医生暴露手术视野,牵拉组织,防止周围组织和器官受到损伤。在遇到出血等情况时,助手医生会及时用纱布压迫止血或使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

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也时刻保持警惕,密切观察手术进展和患者的情况。他们要确保手术间的温度、湿度适宜,及时补充手术所需的物品和耗材。如果手术中需要使用特殊的设备或器械,巡回护士要迅速协调解决。同时,巡回护士还要准确记录手术中的各种信息,如手术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出血量、输液量、尿量等。

麻醉医生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始终守护在患者身边,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生命体征出现异常,麻醉医生会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当患者血压下降时,麻醉医生可能会通过调整输液速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方法来提升血压;当患者心率过快或过慢时,麻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调整。

在一些复杂的手术中,可能还会涉及到多个科室的医生协作。例如,在联合脏器切除手术中,可能需要普外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等共同参与。此时,各科室医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尤为重要,他们要根据手术情况,合理安排手术顺序,密切配合,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后:细致护理,保驾护航

患者复苏与转运

手术结束后,主刀医生会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缝合完毕后,洗手护士会清理手术器械,将器械分类放置,准备送去清洗消毒。巡回护士则会协助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复苏。如果患者是全身麻醉,麻醉医生会逐渐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等待患者苏醒。在患者苏醒过程中,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会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等情况,确保患者平稳复苏。

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逐渐恢复后,巡回护士会和麻醉医生一起将患者转运至麻醉复苏室或病房。在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各种管路脱落。同时,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术后护理与观察

患者回到病房后,病房护士会与手术室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接,了解患者的手术情况、术中的出血量、输液量、用药情况等。护士会为患者安置合适的体位,一般情况下,全麻未清醒的患者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清醒后的患者可根据手术类型和病情调整体位。护士还会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引流管的通畅情况等。术后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在术后的恢复过程中,患者的饮食和活动也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术后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时间,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方可逐渐进食。饮食要从流食、半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患者的活动也要根据手术情况和身体恢复状况循序渐进,早期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之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如坐起、下床行走等。护士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活动计划,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手术配合流程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过程,从手术前的精心筹备,到手术中的紧密协作,再到手术后的细致护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每一位参与手术的医护人员都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们凭借专业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和高度的责任心,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保驾护航。通过了解手术配合流程,我们不仅能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也能对手术治疗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在面对手术时更加从容、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