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误解:关于癫痫,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打破误解:关于癫痫,你需要知道这些事
田启运 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
在日常生活中,癫痫时常闯入大众视野,却又因诸多误解而被蒙上神秘面纱。许多人对癫痫患者投以异样目光,甚至患者自身及家属也可能陷入认知误区。实际上,癫痫并非人们想象的那般可怕与神秘,深入了解它,能帮助我们正确看待癫痫患者,也能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
癫痫究竟是什么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大脑中的神经元,如同精密电路中的微小元件,本应有序地传递电信号。但在癫痫患者体内,部分神经元突然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功能短暂紊乱,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这种异常放电就像电路短路,使大脑的正常指令传递受阻,干扰了身体的正常运作。
癫痫的症状表现多样,并非只有人们熟知的全身抽搐。全面性发作时,患者可能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如身体突然挺直、四肢僵硬,随后进入阵挛期,表现为肢体有节律地抽动,常伴有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症状。部分性发作则相对局限,患者可能仅出现身体某一部位的抽搐,如手指、脚趾或面部肌肉的抽动,也可能表现为感觉异常,如幻嗅、幻听、眩晕等,意识可能保持清醒或仅有短暂丧失。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发作,如失神发作,患儿会突然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眼神呆滞,呼之不应,持续数秒后恢复正常,常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走神。
是什么引发了癫痫
癫痫的病因复杂多样,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遗传因素在癫痫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据统计,约有 15% - 30% 的癫痫患者具有遗传倾向。某些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可能使大脑神经元的结构或功能出现问题,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例如,结节性硬化症、苯丙酮尿症等遗传性疾病,常伴有癫痫症状。家族中有癫痫患者的人群,遗传风险相对较高,进行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
脑部疾病也是引发癫痫的常见原因。脑外伤,尤其是严重的头部撞击,可能损伤大脑组织,导致神经元受损、瘢痕形成,从而引发癫痫。脑肿瘤会压迫周围脑组织,影响神经元的正常代谢和电活动,约 20% - 30% 的脑肿瘤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破坏了脑部的血液循环,导致神经元缺血缺氧,也可能诱发癫痫。此外,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炎症刺激会使大脑神经元异常兴奋,引发癫痫发作。
其他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围产期因素对新生儿癫痫影响较大,如早产、低体重出生、新生儿窒息、产伤等,都可能使新生儿脑部发育受到影响,增加癫痫发病几率。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长期熬夜、过度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等,会导致身体和大脑处于应激状态,影响神经调节功能,可能诱发癫痫。一些药物和毒物也可能成为癫痫发作的诱因,如某些抗生素、抗精神病药物、酒精、毒品等,它们干扰大脑的正常神经递质传递,引发异常放电。
如何准确诊断癫痫
准确诊断癫痫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判断。
详细的病史采集是第一步。医生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询问癫痫发作的具体情况,包括发作时间、发作频率、发作前有无诱因、发作时的症状表现(如是否有意识丧失、抽搐部位、持续时间等)以及发作后的状态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癫痫的类型和病因具有重要价值。例如,若发作前有明显的情绪激动或睡眠不足等诱因,可能提示与生活因素有关;若发作时仅表现为一侧肢体抽搐,且意识清醒,可能是部分性发作。
脑电图(EEG)检查是诊断癫痫的重要手段。脑电图通过记录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捕捉异常放电信号。在癫痫发作间歇期,约 80% 的患者脑电图可出现痫样放电,如棘波、尖波、棘慢波综合等,这些特征性的波形为癫痫诊断提供了有力证据。对于一些发作不频繁或常规脑电图未发现异常的患者,还可进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连续记录数小时甚至数天的脑电图,同时同步拍摄患者的行为表现,大大提高了癫痫诊断的准确性。
影像学检查也不可或缺。磁共振成像(MRI)能够清晰显示大脑的结构,帮助医生发现脑部是否存在肿瘤、脑血管畸形、脑发育异常等结构性病变,这些病变可能是导致癫痫的原因。对于一些怀疑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还可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血管病变情况。此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紧急情况下,如患者伴有头部外伤或脑出血时,可快速了解脑部大致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癫痫的治疗手段有哪些
目前,癫痫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控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是癫痫治疗的首选方法,约 70% - 80% 的患者通过规范的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发作。抗癫痫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大脑神经元的异常放电,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丙戊酸钠、卡马西平、奥卡西平、左乙拉西坦等,不同药物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例如,丙戊酸钠对全面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均有较好疗效,而卡马西平主要用于部分性发作。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癫痫发作加重或复发。同时,要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存在明确脑部病灶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或破坏大脑中引起癫痫发作的病灶,从而减少或消除癫痫发作。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癫痫病灶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等。癫痫病灶切除术适用于病灶明确且局限的患者,如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引起的癫痫;胼胝体切开术主要用于控制全身性癫痫发作,尤其是跌倒发作;迷走神经刺激术则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迷走神经,调节大脑的神经活动,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手术治疗前,患者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详细的病史、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何种手术方式。
神经调控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方法,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深部脑刺激(DBS)等。rTMS 通过在头皮表面施加磁场,调节大脑皮质的神经活动,改善癫痫患者的脑功能状态,适用于部分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DBS 则是将电极植入大脑深部特定核团,通过电刺激调节神经传导,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主要用于一些复杂的、药物和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病例。
打破对癫痫的常见误解
在社会认知中,癫痫存在诸多误解,这些误解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误解一:癫痫会传染。这是最常见的误解之一。癫痫并非传染性疾病,它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不具备传播途径,与患者正常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不会被传染。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消除人们对癫痫患者的恐惧和歧视,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
误解二:癫痫患者智力低下。实际上,大部分癫痫患者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有少数患者,尤其是癫痫频繁发作、病情严重且未经有效控制的患者,可能会因大脑反复受损而影响智力发育。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通过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多数患者能够控制发作,避免对智力的损害。癫痫患者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只要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同样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误解三:癫痫无法治愈。虽然癫痫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并非不可治愈。如前文所述,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其他治疗手段,许多患者能够达到临床治愈或有效控制发作。患者及其家属应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坚持长期规范治疗,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情康复。
癫痫,虽然是一种复杂的脑部疾病,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正确认识癫痫的本质、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打破社会上对癫痫的种种误解,我们能够为癫痫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和支持的环境。对于患者及其家庭来说,积极面对疾病,遵循科学的治疗方案,保持乐观的心态,也能够让他们在与癫痫的抗争中,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携手,用知识和关爱为癫痫患者驱散阴霾,迎来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