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心脏的“呼救信号”
心绞痛:心脏的“呼救信号”
师磊 开封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绞痛,这一看似简单的医学术语,实则承载着心脏向我们发出的紧急呼救信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听说过这个词,但真正了解其内涵、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的人却并不多。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心绞痛,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这一心脏健康的警示灯。
一、心绞痛的定义与成因
心绞痛,又称缺血性胸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心脏血管因为某些原因(如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等)变得狭窄或堵塞,导致心脏肌肉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引发疼痛。
心绞痛的主要成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冠状动脉痉挛等。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原因,它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进而影响血液流动。心肌桥则是由于冠状动脉或其分支的某一段走行于心肌纤维中,被形似桥的心肌纤维所覆盖,当心肌收缩时,该段冠状动脉受到压迫,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冠状动脉痉挛则是指冠状动脉在某种因素作用下突然发生收缩,导致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足。
二、心绞痛的症状与表现
心绞痛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胸痛:这是心绞痛最典型的症状,通常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性质多为压榨性、紧缩性或窒息性,有时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甚至上腹部。疼痛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多为3-5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舌下含用硝酸甘油能在几分钟内使之缓解。
其他症状:除了胸痛外,心绞痛还可能伴有心悸、气短、乏力、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在心绞痛发作时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房室传导阻滞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心绞痛患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有些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或没有任何症状(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因此,对于心脏健康的监测和评估,不能仅仅依靠症状来判断。
三、心绞痛的危害与并发症
心绞痛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适,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如果心绞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冠状动脉的狭窄或堵塞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导致心肌细胞长时间缺血缺氧而坏死,引发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疾病,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心力衰竭:长期的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脏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律失常:心绞痛发作时,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轻可重,轻者可能仅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重者可能引发晕厥、猝死等严重后果。
其他并发症:心绞痛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室壁瘤等。这些并发症不仅治疗难度大,而且预后较差。
四、心绞痛的诊断与检查
心绞痛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查方法:
心电图:心电图是心绞痛诊断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上可能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异常表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心绞痛的可能性。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肌的缺血程度。对于疑似心绞痛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心绞痛的“金标准”。通过向冠状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可以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的形态和狭窄程度。但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创检查,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其他检查:除了上述检查外,还有一些其他检查方法如心肌酶谱、心肌核素显像、负荷心电图等,也可以用于心绞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心绞痛的治疗与预防
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综合考虑。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绞痛治疗的基础。常用的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等。这些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遵医嘱进行,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但介入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介入治疗无效或不适宜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搭桥术等。但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时间长,且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
除了积极治疗外,预防心绞痛的发生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心绞痛的方法:
合理膳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高血压的发生。
适量运动: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等。但运动时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诱发心绞痛。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是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风险。
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有助于减少心绞痛的发生。避免过度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的刺激。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对于有心绞痛家族史或其他心脏疾病高危因素的人群,更应重视定期体检。
六、结语
心绞痛是心脏向我们发出的紧急呼救信号。通过深入了解心绞痛的定义、成因、症状、危害及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预防心绞痛的发生;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心脏的健康和生命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