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头痛类型 中医内科辩证治疗

常见头痛类型 中医内科辩证治疗

 冯丹美 方城县人民医院

头痛,作为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几乎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经历过。它的发作,轻时或许只是让人稍感不适,重时却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在中医内科领域,对于头痛有着独特且全面的认识与辩证治疗方法。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了解常见头痛类型以及中医内科是如何辩证治疗它们的。

外感头痛

风寒头痛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首当其冲的便是太阳经。其典型症状为头痛剧烈,痛势较为急骤,如同被棍棒敲击一般,且痛处多固定于头部的后枕部,常常伴有怕冷的感觉,甚至轻微发热,患者往往喜欢戴上帽子或者裹紧头巾,以缓解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这是因为风寒之邪束表,寒性收引,导致头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治疗时,中医多采用疏风散寒止痛之法,经典方剂川芎茶调散是常用之选。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为方中君药;薄荷、荆芥轻而上行,善疏散上部风邪,协助君药疏风止痛,共为臣药;羌活、白芷、细辛、防风可疏风止痛,加强疏风散寒之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散寒止痛之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风热头痛

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多犯阳明经。此类头痛的特点是头部胀痛,如同有热邪在头部聚集,疼痛较为剧烈,伴有明显的发热,体温可升高,面红目赤,咽干口燥,喜欢喝水,舌苔薄黄。这是由于风热上扰清空,气血逆乱所致。治疗应以疏风清热为主,芎芷石膏汤是常用方剂。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川芎、白芷、羌活祛风止痛;菊花、藁本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全方共奏疏风清热止痛之效。患者在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可多吃一些清热降火的食物,如绿豆、苦瓜等。

风湿头痛

长夏季节,湿气较重,若人体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或久居潮湿之地,感受风湿之邪,就容易引发风湿头痛。其症状为头痛如裹,就好像头部被湿布包裹着一样,昏沉而重,肢体困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舌苔白腻。这是因为湿邪重浊黏滞,阻遏清阳,导致清窍不利。治疗需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是主要方剂。方中羌活、独活祛风胜湿,通利关节,为君药;藁本、防风、蔓荆子疏散风湿,清利头目,为臣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居住环境的干燥通风,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以防加重体内湿气。

内伤头痛

肝阳头痛

肝阳头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常因情志不遂,恼怒伤肝,或年老肝肾亏虚,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其头痛的特点是头部两侧胀痛,或巅顶作痛,痛势较为剧烈,且情绪波动时疼痛会加重,伴有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失眠多梦,面红目赤,口苦咽干,舌红苔黄。治疗时,中医以平肝潜阳息风为主要原则,天麻钩藤饮是常用方剂。方中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为君药;石决明平肝潜阳,助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之力,为臣药;栀子、黄芩清肝泻火,牛膝引血下行,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宁心安神,共为佐药。患者平时应注意调节情绪,避免生气恼怒,保持心情舒畅,可适当进行一些舒缓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血虚头痛

久病不愈,失血过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都可能导致血虚头痛。这种头痛的特点是头部隐隐作痛,时发时止,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唇甲色淡,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这是因为血虚不能上荣于头,脑髓失养所致。治疗以养血滋阴,和络止痛为法,加味四物汤是常用之方。方中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养血和血;菊花、蔓荆子清利头目;黄芩清热;甘草调和诸药。患者在饮食上可多吃一些补血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猪肝等。

痰浊头痛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浊上蒙清窍,就会引发痰浊头痛。其症状为头痛昏蒙,胸脘满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治疗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是主要方剂。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息风,止头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橘红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甜食等助湿生痰的食物。

肾虚头痛

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或房劳过度,均可导致肾虚头痛。若为肾阳虚,头痛多表现为头痛且空,伴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若为肾阴虚,头痛则伴有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治疗肾阳虚头痛,常用右归丸以温补肾阳;治疗肾阴虚头痛,多用左归丸以滋阴补肾。患者平时可适当食用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山药等,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瘀血头痛

头部外伤后,瘀血阻滞经络,或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均可导致瘀血头痛。其头痛特点为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如锥刺般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治疗需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是常用方剂。方中麝香、老葱辛香走窜,通窍活络;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赤芍凉血散瘀;大枣调和脾胃。患者可适当进行头部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中医内科对于头痛的辩证治疗,强调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以及体质等综合因素进行辩证论治。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调节情绪等,以预防头痛的发生。若头痛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