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中突发情况的应对与常见紧急情况

ICU护理中突发情况的应对与常见紧急情况

刘长志   河南省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主管护师

 

ICU突发情况概述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患者病情最为危重的区域,ICU护士随时可能面临各种突发紧急情况。这些情况往往发展迅速,若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将直接威胁患者生命。ICU护士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置。

ICU中的突发情况具有以下特点:发生突然、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多系统受累。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单一病症的处理流程,更要具备整体观念,能够综合分析患者状况,预见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

 

常见紧急情况及应对措施

 1 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是ICU中最危急的情况,需要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当监护仪显示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时,护士应首先确认患者意识状态和脉搏,同时呼叫抢救团队。立即开始胸外按压,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按压深度5-6厘米。准备好除颤仪,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协助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护士需准确记录用药时间、剂量及患者反应,并协助医生分析心脏骤停的可能原因,如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药物中毒等,以便针对性治疗。

 2 急性呼吸衰竭

ICU患者常因原发肺部疾病或全身状况恶化出现急性呼吸衰竭。

表现为呼吸急促、氧饱和度持续下降、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护士应立即提高吸入氧浓度,调整呼吸机参数,必要时改为手动通气。检查气道是否通畅,及时吸痰。若发现气管插管移位或气囊漏气,需通知医生重新置管。同时评估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如肺栓塞、气胸、肺水肿等,并配合相应处理。

对于ARDS患者,需严格遵循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呼吸机辅助下仍不能维持氧合时,应准备ECMO治疗。

 3 休克

休克是ICU中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综合征,包括低血容量性、心源性、分布性和梗阻性休克。

护士发现患者血压持续下降、四肢湿冷、尿量减少、意识改变等休克表现时,应立即加快输液速度,同时通知医生。准确记录出入量,留置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采集血标本送检,包括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血气分析等。准备升压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并按医嘱精确调节输注速度。

不同类型的休克处理重点不同: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快速补液为主;心源性休克需谨慎补液,必要时使用强心药物;感染性休克需早期使用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护士应协助医生鉴别休克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4 严重心律失常

ICU患者由于电解质紊乱、心肌缺血、药物作用等原因易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对于室颤或无脉性室速,立即按心脏骤停流程处理。有脉性室速可先尝试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无效时准备同步电复律。快速房颤伴低血压需考虑电复律。严重心动过缓可先用阿托品,无效时准备临时起搏。

护士应熟悉各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掌握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和不良反应。持续监测心律变化,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5 颅内压增高

神经ICU患者常见颅内压增高危象,表现为意识恶化、瞳孔变化、血压升高伴心率减慢。

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抬高床头30度,保持头颈部中立位。通知医生的同时,可快速静滴甘露醇或高渗盐水。保持气道通畅,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准备有创颅内压监测或急诊CT检查。控制性降温可能有助于降低脑代谢需求。避免任何可能增加胸腔压力的操作,如剧烈吸痰。

护士需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变化,定时评估GCS评分,监测生命体征,警惕脑疝形成。

 6 大出血

术后患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可能出现急性大出血。

表现为引流液突然增多、血红蛋白持续下降、血压不稳等。护士应立即建立大口径静脉通路,快速输液扩容。同时配血备血,准备输血。按压出血部位,必要时准备手术止血。监测凝血功能,按医嘱补充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记录出血量,密切观察休克征象。

对于消化道大出血,还需准备内镜检查止血。保持气道通畅,防止误吸。

 7 过敏反应

用药或输血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

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维持气道通畅,给予肾上腺素注射。高流量吸氧,快速补液,准备气管插管。抗组胺药和激素作为二线用药。记录过敏药物名称,做好标识。

 8 恶性高热

罕见但致命的麻醉相关并发症,表现为体温急剧升高、肌肉强直、代谢性酸中毒等。

立即停用触发药物,给予丹曲林钠。物理降温,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监测尿量,预防肾衰竭。通知麻醉科协助处理。

应急准备与团队协作

 1 应急设备准备

ICU必须配备齐全的抢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确保处于备用状态。包括除颤仪、呼吸机、气管插管器具、急救药品车等。护士应熟悉所有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 应急预案演练

定期进行各种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提高团队配合默契度。包括心脏骤停、困难气道、大出血等场景。通过演练发现流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

 3 团队分工明确

抢救时应有明确分工,通常包括胸外按压、气道管理、给药记录等角色。护士应根据自身专长主动承担相应职责,避免混乱。

 4 有效沟通

使用标准化沟通工具如SBAR进行病情交接。抢救时医嘱应重复确认,用药时间和剂量准确记录。抢救结束后及时完成护理记录和不良事件报告。

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1 专业知识储备

熟练掌握ICU常见急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定期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更新知识。

 2 技术能力

精准执行各项急救技术,如心肺复苏、电除颤、气道管理等。保持手法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 心理素质

面对紧急情况保持冷静,快速分析判断,有序执行抢救措施。抢救后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4 身体素质

具备足够的体力完成高强度抢救工作。合理安排作息,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总结

ICU中的突发情况多种多样,护士作为一线救治者,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技术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充分准备、快速识别、规范处理和团队协作,才能有效应对这些危急情况,提高抢救成功率。持续学习和模拟演练是提升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一个ICU护士都应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不断精进专业能力,为危重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