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急救的黄金4.5小时:FAST口诀能救命!
中风急救的黄金4.5小时:FAST口诀能救命!
李欣嵘 夏邑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病因。每21秒就有1人因中风离世,每6秒就有1人因中风永久致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绝大多数患者因未能及时识别中风症状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风的早期识别方法、急救处理原则以及预防措施,重点解读救命口诀FAST的应用要点。
一、什么是中风?为何强调黄金4.5小时?
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急性脑血管事件。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两大类:
1. 缺血性中风(占80%):脑血管被血栓堵塞
2. 出血性中风(占20%):脑血管破裂出血
黄金4.5小时是指从发病到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窗。在此期间内治疗:
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出血性中风患者可及时手术清除血肿
研究显示,在4.5小时内接受治疗的患者,残疾风险可降低30%,每提早1分钟治疗,就能挽救190万个脑细胞。
二、FAST口诀:快速识别中风症状
FAST是国际通用的中风识别口诀,由四个关键体征的首字母组成:
F(Face面部):
观察患者微笑时面部是否对称
一侧嘴角下垂是典型表现
A(Arm手臂):
让患者平举双臂
一侧手臂无力下垂提示异常
S(Speech言语):
让患者说简单句子
出现吐字不清或无法表达要警惕
T(Time时间):
发现以上任何症状立即拨打120
记录发病具体时间
三、容易被忽视的中风预警信号
除FAST口诀外,以下症状也可能提示中风:
突发剧烈头痛("一生中最痛的头痛")
突发视力障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
突发平衡障碍(行走不稳、眩晕)
突发意识模糊(不认识亲人、不知身在何处)
突发吞咽困难(喝水呛咳)
特别注意"小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症状与中风相同但持续时间短(数分钟至1小时),这是重大预警,1周内发生完全中风的风险高达10%。
四、中风急救的正确处理步骤
1. 立即拨打120:
明确说明"怀疑中风"告知发病具体时间保持电话畅通
2. 等待救护车时的注意事项:
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防呕吐窒息)松开领口,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要喂食任何食物或药物;不要随意搬动患者(特别是疑似脑出血时);记录患者症状变化
3. 医院急诊处理流程:
优先进行CT检查(区分缺血/出血性) 抽血化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心电图检查
符合条件者立即启动溶栓治疗
五、中风急救的常见误区
1. 错误一:自行观察等待
"休息一下可能就好了"是最危险的想法
每延误1分钟,脑细胞死亡190万个
2. 错误二:擅自服用阿司匹林
未做CT前无法排除脑出血
出血性中风服用阿司匹林会加重病情
3. 错误三:掐人中、放血等土方法
这些方法对中风完全无效
反而可能延误救治时机
4. 错误四:自行驾车送医
普通车辆缺乏急救设备
途中病情变化无法处理
救护车可提前联系医院做好准备
六、中风的高危人群与预防措施
8大危险因素:
1. 高血压(最重要可控因素)
2. 糖尿病
3. 高脂血症
4. 心房颤动
5. 吸烟
6. 缺乏运动
7. 肥胖
8. 过量饮酒
三级预防策略:
一级预防(未发病时):
定期监测血压(目标<140/90mmHg)
控制血糖血脂
戒烟限酒
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
地中海饮食(多蔬果、全谷物、橄榄油)
二级预防(小中风后):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
他汀类降脂药
控制房颤(抗凝治疗)
颈动脉狭窄评估
三级预防(中风后):
规范康复训练
预防深静脉血栓
预防肺炎等并发症
心理支持
七、中风后的康复治疗
康复的黄金期是发病后3-6个月,重点包括:
1. 肢体功能训练:
床上体位摆放;关节活动度维持; 步态训练
2. 语言吞咽康复:
发音练习;吞咽功能训练;交流代偿方法
3. 认知功能训练:
记忆力练习;注意力训练;执行功能恢复
4. 心理干预:
抑郁焦虑筛查;家庭支持系统建立; 社会角色适应
八、特殊人群的中风预警
1. 青年中风(<45岁):
病因多与血管畸形、血液病相关;更易被误诊为偏头痛或癫痫
2. 女性中风:
妊娠期、口服避孕药是特殊风险;更年期后风险显著增加
3. 糖尿病患者:
可能发生"无痛性中风"; 症状往往不典型
九、建立中风急救意识的社会意义
1. 家庭层面:
教会所有家庭成员FAST口诀,将急救电话设置为快捷拨号,了解最近具有中风救治能力的医院
2. 社区层面:
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建立快速转运通道,完善康复支持网络
3. 个人层面:
定期体检筛查危险因素,学习基本急救技能,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十、总结记住三个关键数字
4.5:黄金救治时间(小时)
120:唯一正确的急救选择
FAST:救命识别口诀
中风救治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早期识别和快速送医直接决定预后结局。记住FAST口诀,把握黄金4.5小时,就能为家人和自己多赢得一份生命保障。预防胜于治疗,从今天开始管理血压、戒烟限酒、规律运动,让中风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