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如何自救 4步应急法
哮喘发作如何自救 4步应急法
吴玉辉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六病区 主管护师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全球约有3亿患者。当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会突然出现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可以在关键时刻稳定病情,为后续医疗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本文将详细介绍哮喘发作时的4步应急法,帮助患者和家属从容应对突发状况。
第一步是保持冷静并调整呼吸
哮喘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因为呼吸困难而产生恐慌心理,但这种紧张情绪反而会加重症状。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停止所有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身体稍微前倾的姿势有助于呼吸肌发挥作用,可以在背后垫个枕头或靠垫来保持舒适体位。采用缩唇呼吸法来控制呼吸节奏:用鼻子缓慢吸气,然后像吹蜡烛一样噘起嘴唇缓慢呼气,呼气时间应该是吸气时间的2-3倍。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减少气道塌陷,帮助排出更多废气。同时要避免大口喘气或过度换气,这样会导致二氧化碳过度排出,反而加重支气管痉挛。如果身边有家人或朋友,应该立即告知他们自己的状况,以便在必要时获得帮助。
第二步是立即使用急救药物
大多数哮喘患者都备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万托林)。使用前要先摇匀药物,深呼气后将吸嘴含紧,按下药罐的同时做缓慢而深的吸气,使药物能够充分到达支气管。每次喷1-2掀,间隔30秒到1分钟,一般可以重复2-3次。如果是干粉吸入器,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需要快速而深地吸气才能确保药物吸入。使用药物后要保持屏气5-10秒,让药物充分沉积在气道。需要注意的是,急救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如果每天需要使用超过3次,或者每周夜间发作超过1次,说明哮喘控制不佳,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第三步是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并决定是否需要就医
用药后要密切观察10-15分钟,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就医: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仍然感到严重气促,甚至说话都困难;嘴唇或指甲出现青紫色,这是缺氧的表现;心率明显加快(超过120次/分)或出现意识模糊;急救药物效果短暂,缓解后很快又再次发作。在等待急救车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要保持坐位,可以继续按需使用急救药物。如果医生之前开具过口服激素(如泼尼松),可以按照医嘱临时服用。千万不要因为症状暂时缓解就掉以轻心,有些严重哮喘发作可能会在短期内再次加重。
第四步是排查诱因并做好长期预防
哮喘发作通常都有诱发因素,常见包括:环境因素如冷空气、烟雾、粉尘、花粉、宠物皮屑等;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或流感;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患者平时应该记录哮喘日记,记录每次发作的时间、诱因、用药情况和症状变化,这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管理方面,要遵医嘱规律使用控制类药物,通常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或复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即使没有症状也要坚持用药,这是预防急性发作的关键。定期复查肺功能,一般每3-6个月一次,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需要立即就医的危险信号包括: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呼吸时锁骨上窝或肋间隙明显凹陷;使用急救药物后症状没有改善或很快复发;峰值呼气流速(PEF)下降到个人最佳值的50%以下。这些情况提示可能发生了重症哮喘发作,需要专业医疗干预。
哮喘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良好控制。建议每位哮喘患者都要和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的哮喘行动计划,明确日常用药方案、急性发作时的处理措施以及何时需要就医。平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因素,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呼吸道感染。记住这4步应急法:保持冷静调整呼吸、正确使用急救药物、准确评估病情、排查诱因做好预防,就能在哮喘发作时从容应对,保障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