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透析患者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原芳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血液净化中心 主治医师

心血管疾病是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约占全部死亡病例的50% 研究显示 透析患者发生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和脑卒中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10至30倍 这种高风险源于尿毒症环境下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叠加作用 本文将系统介绍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具体预防措施 帮助患者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透析患者心血管高危因素分析

1 传统危险因素

高血压 发生率超过80% 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诱因

糖尿病 45%的透析患者合并糖尿病 加速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 表现为甘油三酯升高 HDL降低

吸烟 显著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2 尿毒症特有危险因素

容量负荷过重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

矿物质代谢紊乱 高磷血症 血管钙化

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100克每升时风险显著增加

微炎症状态 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

氧化应激 体内抗氧化物质消耗

3 透析相关因素

透析中低血压 诱发心肌缺血

透析不充分 毒素蓄积损害心血管

电解质波动 尤其血钾异常导致心律失常

动静脉内瘘 可能加重心脏负荷

 

预防策略一 严格控制血压

1 血压控制目标

透析前血压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透析后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但不超过150/90

2 容量管理

每日称重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合理使用利尿剂 残余尿量大于500毫升时有效

3 降压药物选择

首选ACEI/ARB类 具有心肾双重保护,钙拮抗剂 适合多数透析患者,β受体阻滞剂 尤其适用于冠心病患者,需避免透析中低血压 根据透析方案调整用药时间

 

预防策略二 改善矿物质代谢紊乱

1 血磷控制

目标值1.13至1.78毫摩尔每升,严格低磷饮食 避免加工食品,合理使用磷结合剂 餐中服用,充分透析 每周总时间不少于12小时

2 血钙管理

校正钙维持在2.1至2.5毫摩尔每升,避免高钙血症 减少血管钙化,谨慎使用含钙磷结合剂

3 甲状旁腺功能调节

iPTH控制在150至300纳克每升,活性维生素D合理使用,拟钙剂适用于严重继发性甲旁亢

 

预防策略三 纠正贫血

1 血红蛋白目标

维持在100至120克每升,避免过高导致血栓风险

2 铁剂治疗

静脉补铁更有效,转铁蛋白饱和度20%至50%,铁蛋白不超过500微克每升

3 EPO应用

皮下注射更经济有效,根据血红蛋白调整剂量,注意补充造血原料 叶酸 维生素B12

 

预防策略四 血脂管理

1 监测重点

HDL胆固醇为主要靶标,透析患者通常不需关注LDL

2 治疗策略

他汀类药物仍是一线选择,贝特类药物适用于高甘油三酯,透析患者避免使用烟酸类

3 生活方式

适量运动改善脂代谢,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控制碳水化合物比例

 

预防策略五 改善透析质量

1 充分透析

spKt/V至少1.2以上,考虑延长透析时间或增加频率,高通量透析器有益心血管

2 避免透析并发症

预防透析低血压 调整超滤率,维持血钾在安全范围,控制透析中血糖波动

3 血管通路保护

定期监测内瘘功能,避免中心静脉狭窄,及时处理窃血综合征

 

预防策略六 生活方式干预

1 科学运动

每周3至5次有氧运动,每次20至30分钟,强度以能对话不能唱歌为准

2 戒烟限酒

完全戒烟,酒精不超过每日15克

3 心理调节

参加患者互助小组,必要时专业心理咨询,培养兴趣爱好

 

药物预防策略

 

1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适用于冠心病患者,出血风险高者需谨慎

2 β受体阻滞剂

显著降低猝死风险,适用于左室功能减退

3 其他保护药物

左卡尼汀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辅酶Q10抗氧化

 

定期监测与评估

1 基本检查

每月评估血红蛋白 电解质,每3月检查iPTH 血脂,每6月测定心脏标志物

2 心血管评估

每年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冠脉钙化评分有预测价值

3 血管评估

颈动脉超声检测斑块,踝臂指数评估外周血管,眼底检查反映小血管

 

紧急情况处理

1 胸痛发作

立即停止活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氧疗并紧急就医

2 呼吸困难

半卧位休息,控制液体摄入,及时超滤脱水

3 意识丧失

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心律情况,立即呼叫急救

 

结语

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预防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包括严格控制血压 改善矿物质代谢 纠正贫血 优化透析方案和改变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干预 通过系统管理 多数透析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延长生存期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在于早期预防 长期坚持和个体化方案 建议每位透析患者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 定期评估心血管风险 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记住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积极干预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