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揉眼睛、打喷嚏?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4个隐藏症状

孩子总揉眼睛、打喷嚏?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4个隐藏症状

卢春敏  夏邑县人民医院  儿三科  主治医师

每到换季时节,不少家长发现孩子频繁揉眼睛、打喷嚏,以为是普通感冒,但症状持续数周不见好转。这种情况很可能不是简单的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在作祟。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慢性疾病,我国儿童患病率已达15%-20%,但很多家长对其认识不足,常误诊为反复感冒,导致病情延误。本文将详细介绍过敏性鼻炎的典型与隐藏症状,帮助家长早期识别,并给出科学应对方案。  

 一、过敏性鼻炎与普通感冒的三大区别  

许多家长难以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其实通过以下三点可以初步判断:

1. 持续时间不同  

    感冒:症状一般7-10天自愈  

    过敏性鼻炎:症状持续2周以上,可能反复数月  

2. 分泌物特征  

    感冒:鼻涕由清涕逐渐变稠,可能呈黄绿色  

    过敏性鼻炎:始终是清水样鼻涕,量多时会倒流至咽喉  

3. 伴随症状  

    感冒:常伴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  

    过敏性鼻炎:无发热,但常合并眼痒、耳痒等局部过敏反应  

 

 二、容易被忽视的4个隐藏症状  

除了典型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四大症状外,孩子还可能表现出以下容易被误诊的表现:  

1. 频繁揉眼睛、眨眼  

    过敏原(如花粉、尘螨)不仅刺激鼻腔,还会引发过敏性结膜炎  

    孩子因眼痒难忍会不停揉眼,导致眼睑红肿、结膜充血  

    长期揉眼可能造成角膜损伤,增加散光风险  

2. 清嗓子或干咳  

    鼻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鼻后滴漏综合征),刺激引发咳嗽  

    特点:晨起或平躺时加重,少痰,抗生素治疗无效  

    容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或支气管炎  

3. 黑眼圈(过敏性着色)  

    鼻黏膜长期充血影响眼部血液循环,导致下眼睑静脉淤积  

    表现为眼眶下方持续存在的青黑色阴影,类似熊猫眼  

    这一症状在过敏体质儿童中发生率高达60%  

4. 鼻部特殊动作  

    因鼻痒而频繁做"皱鼻"动作(像兔子一样抽动鼻子)  

    用手反复向上推鼻尖(过敏性敬礼征)  

    长期摩擦可能导致鼻梁处出现横向皱褶  

 

 三、过敏性鼻炎的潜在危害  

若未及时干预,过敏性鼻炎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睡眠障碍:鼻塞导致张口呼吸、夜间憋醒,影响生长激素分泌  

 学习效率下降:缺氧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面容改变:长期口呼吸可能形成"腺样体面容"(上唇短厚、牙齿排列不齐)  

 疾病进展:约40%患儿可能发展为过敏性哮喘  

 

 四、常见过敏原筛查  

通过过敏原检测可明确诱因,临床常用方法包括:  

1. 皮肤点刺试验:将微量过敏原提取液滴于前臂皮肤,观察红晕反应  

2.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抽血检测对特定过敏原的抗体水平  

3. 鼻激发试验:专业医疗机构内进行的确诊试验  

儿童常见过敏原:  

 室内过敏原:尘螨(占80%以上)、霉菌、宠物皮屑  

 室外过敏原:花粉(春季柏树、秋季蒿草)、柳絮  

 食物类:牛奶、鸡蛋、海鲜(多见于婴幼儿)  

 

 五、科学防治策略  

1. 环境控制(最关键措施)  

    防螨:每周用55℃以上热水清洗床品,使用防螨面料寝具  

    空气净化:保持湿度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  

    花粉季:关窗、外出戴口罩,回家后冲洗鼻腔  

2. 药物治疗  

    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6岁以上可用,直接作用于鼻腔炎症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缓解打喷嚏、鼻痒,新一代药物嗜睡副作用小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适用于合并哮喘的患儿  

3. 免疫治疗(脱敏治疗)  

    针对尘螨过敏患儿,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剂量重建免疫耐受  

    需持续3-5年,有效率约70-80%  

4. 鼻腔护理  

    生理盐水冲洗:每日1-2次,清除鼻腔过敏原和分泌物  

    正确擤鼻方法:单侧鼻孔交替擤,避免用力过猛引发中耳炎  

 

 六、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Q1:过敏性鼻炎能根治吗?  

A: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规范治疗可良好控制症状,部分儿童随年龄增长可能自愈。  

Q2:激素喷鼻剂会影响发育吗?  

A:现有鼻用激素全身生物利用度极低(<0.1%),长期使用研究未显示对儿童生长的影响。  

Q3:需要忌口所有"发物"吗?  

A:除非明确检测出食物过敏,否则无需盲目忌口,保证营养均衡更重要。  

Q4:可以长期服用抗过敏药吗?  

A: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可遵医嘱长期使用,但需定期评估疗效。  

 七、日常观察与就医时机  

建议记录症状日记,包括:  

 症状发作时间(季节/昼夜规律)可能的诱发环境(如公园游玩后、整理旧书时)用药效果与不良反应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鼻塞严重影响睡眠或进食; 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药物治疗2周仍无改善;伴有反复中耳炎或鼻窦炎  

 

 结语  

过敏性鼻炎不是小问题,长期未控制可能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当发现孩子出现反复揉眼、清嗓子、黑眼圈等隐藏症状时,应尽早到变态反应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环境控制、规范用药和免疫治疗的综合管理,大多数患儿可以获得良好控制,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