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不 “随意”!正确服用有讲究
维生素不 “随意”!正确服用有讲究
张萍 光山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维生素早已成为大众眼中的 “明星”。无论是药店促销海报,还是社交媒体的健康推荐,维生素总是占据着显著位置。然而,不少人在服用维生素时,存在诸多误区,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实际上,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在人体内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其服用方法也大有讲究。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维生素的奥秘,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
一、认识维生素:身体不可或缺的 “小能手”
(一)维生素的分类与功能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虽然在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溶解性,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B 族(B1、B2、B6、B12 等)和维生素 C。这类维生素能在水中溶解,多余的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在体内蓄积。维生素 B 族参与人体的能量代谢,对神经系统、皮肤和黏膜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维生素 B1 缺乏会导致脚气病,维生素 B2 缺乏会引起口腔溃疡、口角炎等症状。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合成,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 A、D、E、K。它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可以储存,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中毒。维生素 A 对视力、皮肤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干眼症等。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维持骨骼健康,儿童缺乏维生素 D 会导致佝偻病,成年人缺乏则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症。维生素 E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维生素 K 参与凝血过程,对血液凝固起着关键作用。
(二)维生素的来源
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大部分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种类的维生素在食物中的分布有所不同。
富含维生素 B 族的食物: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类食物富含维生素 B1;动物肝脏、牛奶、鸡蛋等富含维生素 B2;香蕉、鸡肉、鱼肉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6;肉类、蛋类、贝类等食物中维生素 B12 含量较高。
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柑橘类水果(如橙子、柚子、柠檬)、草莓、猕猴桃等水果以及青椒、西兰花、菠菜等蔬菜是维生素 C 的良好来源。
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动物肝脏、奶类、胡萝卜、南瓜、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 或其前体 β - 胡萝卜素,β - 胡萝卜素在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 A。
富含维生素 D 的食物:鱼肝油、蛋黄、牛奶等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 D,此外,人体皮肤在阳光照射下也能合成维生素 D。
富含维生素 E 的食物:坚果(如杏仁、核桃)、植物油(如橄榄油、玉米油)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 E。
富含维生素 K 的食物: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西兰花、绿茶等食物中维生素 K 含量较高。
二、服用维生素的常见误区
(一)越多越好
许多人认为,维生素对身体有益,多吃无妨。实际上,过量摄入维生素不仅会造成浪费,还可能对健康产生危害。例如,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 A 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还会损害肝脏和骨骼。过量摄入维生素 D 会使血钙升高,导致肾脏结石、血管钙化等问题。对于水溶性维生素,虽然多余的部分会随尿液排出,但长期大量服用也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如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 C 可能导致尿路结石。
(二)盲目跟风服用
一些人看到身边的人服用某种维生素,或者受到广告宣传的影响,便盲目跟风服用,而不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不同,对维生素的需求也存在差异。例如,素食者由于不吃肉类、蛋类等食物,可能容易缺乏维生素 B12,需要适当补充;长期从事室内工作、日照不足的人,可能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D。因此,在服用维生素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三)忽视药物相互作用
维生素与某些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维生素 E 可增强抗凝血药的作用,增加出血风险;维生素 C 可酸化尿液,影响某些药物的排泄,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因此,在服用维生素和其他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三、正确服用维生素的方法
(一)遵循医嘱或说明书
在服用维生素之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其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信息。如果是医生开具的维生素处方,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
(二)选择合适的服用时间
脂溶性维生素:由于脂溶性维生素需要脂肪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吸收,因此最好在餐后服用,尤其是在进食含有脂肪的食物后服用。例如,维生素 A、D、E、K 可以在饭后半小时左右服用,这样能提高其吸收率。
水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对服用时间没有严格要求,饭前、饭后均可服用。但为了减少胃肠道刺激,建议在饭后服用。此外,维生素 B 族可能会导致尿液变黄,这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三)注意服用方式
咀嚼片:咀嚼片需要在口腔内充分咀嚼后咽下,以促进药物的吸收。例如,维生素 C 咀嚼片可以在饭后咀嚼服用,口感酸甜,既能补充维生素 C,又能增加食欲。
泡腾片:泡腾片不能直接吞服,应将其放入适量温开水中,待药物完全溶解后再饮用。泡腾片溶解时会产生大量气泡,这是正常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泡腾片不能用热水冲泡,以免破坏维生素的结构。
普通片剂或胶囊:普通片剂或胶囊可以用温水送服,避免用茶水、饮料等送服,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四、特殊人群的维生素补充
(一)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对维生素的需求增加,尤其是叶酸、维生素 D、钙等营养素。叶酸在怀孕前 3 个月和怀孕初期对胎儿神经管发育至关重要,缺乏叶酸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孕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怀孕前 3 个月开始补充叶酸,直至怀孕后 3 个月。此外,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还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 D,以促进钙的吸收,预防胎儿和婴儿佝偻病。
(二)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逐渐下降,对维生素的吸收能力也会减弱。此外,老年人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服用多种药物,这也可能影响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因此,老年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 D、维生素 B12、叶酸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三)素食者
素食者由于不吃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容易缺乏维生素 B12、铁、锌等营养素。维生素 B12 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素食者可以通过食用强化食品(如添加了维生素 B12 的豆制品、早餐谷物)或补充维生素 B12 制剂来满足身体的需求。此外,素食者还应注意多摄入富含铁和锌的植物性食物,如豆类、坚果、全谷物等,并搭配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以促进铁的吸收。
五、通过饮食均衡获取维生素
虽然维生素补充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但最好的方式还是通过饮食均衡来获取。保持多样化的饮食,摄入各种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不仅可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还能获得其他营养素,维持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天应摄入至少 500 克新鲜蔬菜和 200 - 350 克新鲜水果,以保证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营养素的摄入。
选择全谷物食物:用全麦面包、糙米、燕麦等全谷物食物代替部分精制谷物,增加维生素 B1、B2 等营养素的摄入。
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每周应摄入适量的肉类、蛋类、奶类等动物性食物,以保证维生素 A、D、B12 等营养素的供应。
合理烹饪:在烹饪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过度油炸、煎炒,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维生素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正确服用维生素至关重要。我们应了解维生素的分类、功能、来源以及正确的服用方法,避免陷入服用误区。对于特殊人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补充维生素。同时,我们还应通过饮食均衡来获取维生素,让身体保持健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