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莫惊慌,超声 “火眼金睛” 来帮忙
甲状腺结节莫惊慌,超声 “火眼金睛” 来帮忙
丁晓红 光山县人民医院
在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的当下,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节节攀升,不少人在拿到体检报告,看到 “甲状腺结节” 字样时,往往忧心忡忡,仿佛患上了严重疾病。实际上,大部分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无需过度恐慌。而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过程中,超声检查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了医生的得力助手,犹如 “火眼金睛”,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甲状腺结节。本文将围绕甲状腺结节与超声检查,为大家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一、认识甲状腺结节:潜伏在颈部的 “不速之客”
(一)甲状腺:人体的 “生命引擎”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方,形似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从婴儿的智力发育,到成年人的日常能量消耗,甲状腺激素都在背后默默发挥着作用。
(二)甲状腺结节:常见却又神秘的存在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出现的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随着高分辨率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大幅提高,据统计,一般人群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 3% - 7%,而借助超声检查,检出率可高达 20% - 76%。这些结节有的像黄豆般大小,有的则如鹌鹑蛋甚至更大。它们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
(三)甲状腺结节的类型及危害
良性结节:大部分甲状腺结节为良性,常见的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结节性甲状腺肿多与碘缺乏或甲状腺素合成、分泌障碍有关,甲状腺腺瘤则是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多数良性结节生长缓慢,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然而,当结节体积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颈部异物感、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
恶性结节:虽然甲状腺癌在所有癌症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甲状腺癌主要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类型,其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约占甲状腺癌的 80% - 90%。甲状腺癌若不及时治疗,癌细胞可能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二、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诊断的 “神兵利器”
(一)超声检查的工作原理
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波的特性,当超声波进入人体后,在不同组织界面会产生反射、折射和散射等现象。甲状腺组织与周围组织以及结节与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存在声阻抗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反射信号被超声探头接收,经过计算机处理后,转化为二维或三维图像,从而让医生能够清晰地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结节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特征。
(二)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优势
无创无痛:超声检查无需穿刺或注射药物,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和痛苦,也不存在辐射风险,可反复进行检查,尤其适合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
高分辨率:高分辨率超声能够清晰显示甲状腺内直径 2 - 3mm 的微小结节,对结节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细节特征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鉴别结节的良恶性。
实时动态观察: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实时观察甲状腺的运动情况,以及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能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流分布情况,为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操作便捷、费用低廉:超声检查操作相对简单,检查时间较短,患者无需特殊准备。而且,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相比,超声检查费用较低,易于被患者接受,在各级医疗机构广泛普及。
(三)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具体应用
发现结节:超声检查是发现甲状腺结节最敏感的方法,能够发现触诊难以察觉的微小结节,大大提高了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
评估结节特征:通过观察结节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纵横比等特征,医生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一般来说,良性结节通常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纵横比小于 1;而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纵横比大于 1。
监测结节变化:对于已发现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可定期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结节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变化情况。若结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或出现形态、回声等改变,可能提示结节性质发生变化,需要进一步检查。
三、超声检查的 “全流程解析”
(一)检查前准备
甲状腺超声检查前,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不过,为了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建议患者穿着宽松、低领的衣物,方便暴露颈部。检查前尽量避免佩戴项链等颈部饰品,以免影响检查。此外,如果患者近期进行过颈部的放射性检查或治疗,应提前告知医生,以便医生综合考虑。
(二)检查过程
检查时,患者需仰卧在检查床上,肩部垫一小枕头,使颈部后仰,充分暴露颈部。医生会在患者颈部涂抹适量的耦合剂,然后将超声探头轻放在颈部皮肤上,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扫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需要调整探头的位置和角度,全面观察甲状腺的各个部位。患者可能会感到探头在颈部移动时稍有压迫感,但通常不会有明显不适。整个检查过程一般需要 5 - 10 分钟。
(三)检查后注意事项
检查结束后,医生会擦去患者颈部的耦合剂。患者可正常活动,无需特殊护理。患者拿到超声检查报告后,应及时交给医生进行解读。报告中通常会对甲状腺的大小、形态、结构以及结节的相关特征进行描述,并给出初步的诊断意见或建议。患者要注意关注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如结节的大小、边界、回声、血流情况以及 TI - RADS 分类等。
四、甲状腺超声报告解读:读懂专业术语背后的信息
(一)TI - RADS 分类系统
TI - RADS(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分类系统,通过对结节的多个超声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将甲状腺结节分为 1 - 6 类:
TI - RADS 1 类:正常甲状腺,无结节,恶性风险为 0。
TI - RADS 2 类: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 0,建议定期随访。
TI - RADS 3 类: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5%,一般建议 3 - 6 个月复查超声。
TI - RADS 4 类:可疑恶性结节,又可细分为 4A(恶性风险 5% - 10%)、4B(恶性风险 10% - 50%)、4C(恶性风险 50% - 90%),此类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进行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TI - RADS 5 类:高度怀疑恶性结节,恶性风险>90%,需尽快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治疗。
TI - RADS 6 类: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结节。
(二)其他关键信息
除了 TI - RADS 分类,超声报告中还会包含结节的大小、位置、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结节的性质同样重要。例如,结节的大小变化可以反映其生长速度,血流丰富的结节可能提示生长活跃,需要密切关注。
五、甲状腺结节的防治策略:多管齐下,守护健康
(一)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碘摄入: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碘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生风险。对于一般人群,应保持均衡的碘摄入,食用加碘盐的同时,适量摄入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对于患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需根据具体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碘的摄入量。
规律作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进而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发病几率。因此,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维持甲状腺的健康。
适度运动: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内分泌,对预防甲状腺结节具有积极作用。
(二)定期体检与随访
对于发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无论结节大小和性质如何,都应定期进行体检和超声随访。通过定期检查,医生可以及时了解结节的变化情况,根据结节的发展趋势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良性结节,一般建议每 6 - 12 个月复查一次超声;对于可疑恶性结节或恶性风险较高的结节,可能需要缩短复查间隔,或进一步进行穿刺活检等检查。
(三)科学治疗
观察等待:对于大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若结节较小,没有明显的压迫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正常,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在随访过程中,若结节没有明显变化,可继续观察;若结节增大或出现压迫症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药物治疗:少数甲状腺结节患者可能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或甲减。对于这些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的稳定。
手术治疗:对于确诊为甲状腺癌或良性结节体积较大、出现明显压迫症状、影响美观或经随访发现结节有恶变倾向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结节的性质和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并非不可战胜。通过了解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知识,借助超声检查这一 “火眼金睛”,我们能够及时发现结节,准确判断其性质,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甲状腺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甲状腺始终保持健康状态,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