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小儿惊厥,家长的急救黄金法则

面对小儿惊厥,家长的急救黄金法则

万燕  桐柏县人民医院儿科

孩子的健康时刻牵动着家长的心,而小儿惊厥这一突发状况,往往让家长们措手不及,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小儿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性或局限性肌群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当孩子惊厥发作时,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能缓解孩子的痛苦,还可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今天,我们就来为家长们详细讲解面对小儿惊厥时的急救黄金法则。

小儿惊厥的症状表现

小儿惊厥发作时的症状较为明显,家长们需要准确识别。惊厥通常突然发生,孩子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原本清醒的状态瞬间变得目光呆滞、呼唤不应。紧接着,全身或局部的肌肉会出现强直性收缩,表现为肢体伸直、僵硬,比如手臂伸直、握拳,腿部伸直等。随后,进入阵挛性抽搐阶段,肌肉会有节律地快速收缩与放松,看起来像是在抖动,可能是全身性的抖动,也可能只是某个肢体或面部肌肉的抖动。同时,孩子的呼吸可能会变得急促、不规则,甚至短暂停止,面色也会因缺氧而变得青紫。部分孩子还可能出现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症状。

小儿惊厥的常见原因

高热惊厥:这是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发生在体温急剧上升期,体温一般在 38以上。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引起的发热。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高热刺激容易导致神经细胞异常放电,从而引发惊厥。例如,孩子感冒后,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到 39,就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低钙惊厥:当孩子体内血钙水平过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也容易引发惊厥。这种情况多见于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的孩子,由于维生素 D 缺乏,影响了钙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血钙降低。比如,一些长期日照不足、饮食中钙摄入不足的孩子,就容易出现低钙惊厥。

颅内感染: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脑膜炎、脑炎等颅内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小儿惊厥。这些病原体感染大脑后,会引起脑组织炎症,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惊厥发作。孩子可能还会伴有头痛、呕吐、嗜睡等症状。

癫痫:癫痫是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有些孩子可能在特定的年龄段发病,惊厥是癫痫发作的常见表现形式。癫痫发作的类型多样,惊厥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可能是短暂的失神发作,也可能是全身性的大发作。

家长的急救黄金法则

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急救的首要步骤。当孩子惊厥发作时,应立即将孩子平放在平坦、安全的地方,如地板或床上,解开孩子的衣领、腰带,以利于呼吸顺畅。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呕吐物等反流误吸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如果孩子口腔内有异物,如食物残渣等,要及时清理,但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孩子口腔和咽喉。例如,用干净的纱布或手帕轻轻擦拭口腔。

防止受伤:惊厥发作时,孩子可能会不受控制地抽搐,很容易受伤。家长要迅速移开孩子周围的危险物品,如尖锐的家具边角、热水瓶等。可以在孩子头下垫上柔软的物品,如毛巾、枕头等,防止头部撞击受伤。如果孩子牙关紧闭,不要强行撬开孩子的嘴巴,以免损伤牙齿和口腔黏膜。但如果孩子口腔内有呕吐物等,可使用压舌板、筷子等缠上纱布,放在孩子上下牙齿之间,防止咬伤舌头,但要注意不要过于用力。

记录惊厥情况:在急救过程中,家长要尽量记录孩子惊厥发作的详细情况,这对医生后续的诊断和治疗非常有帮助。记录惊厥发作的时间,包括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精确到分钟甚至秒更好。观察惊厥发作的表现,如抽搐的部位是全身性还是局部性,抽搐的形式是强直性还是阵挛性,是否伴有口吐白沫、面色青紫等症状。例如,记录下孩子 “10 点 15 分开始惊厥发作,全身强直性抽搐,持续约 2 分钟,伴有口吐白沫,面色青紫”。

不要随意用药:很多家长在孩子惊厥发作时,会着急给孩子喂退烧药、止惊药等。但在不明确惊厥原因的情况下,随意用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医生的准确判断。除非是医生提前嘱咐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使用的药物,否则不要自行给孩子用药。比如,对于高热惊厥的孩子,在惊厥发作时,不要急于喂退烧药,应先进行上述的急救措施,待惊厥缓解后,再根据体温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退烧药。

及时就医:在孩子惊厥发作停止后,即使看起来孩子状态有所好转,也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血生化、脑电图、头颅 CT 等,来明确惊厥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例如,如果是高热惊厥,医生会积极治疗引起发热的原发疾病,同时给予预防惊厥复发的措施;如果是颅内感染,会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预防小儿惊厥复发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果孩子的惊厥是由高热、低钙、颅内感染等原因引起,那么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预防惊厥复发的关键。对于高热惊厥的孩子,在感冒、发热等疾病期间,要密切监测体温,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使用退烧药等,防止体温过高。对于低钙惊厥的孩子,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 D,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按时接种疫苗:有些感染性疾病可能会引发惊厥,按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例如,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感病毒感染,减少因流感引起高热惊厥的风险;接种肺炎疫苗可以降低肺炎的发病几率,从而减少相关惊厥的发生。家长要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带孩子接种各类疫苗。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平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规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维持孩子身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降低患病风险,进而减少惊厥的发生。比如,每天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幼儿一般需要 12 - 14 小时,学龄儿童需要 9 - 11 小时。

小儿惊厥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家长们掌握了这些急救黄金法则,在关键时刻就能冷静应对,为孩子的健康争取宝贵时间。同时,做好预防工作,关注孩子的日常健康,也能有效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风险。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的困扰。如果家长们对小儿惊厥还有任何疑问,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