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 / 学校爆发流感,家长如何做好交叉感染防护?

幼儿园 / 学校爆发流感,家长如何做好交叉感染防护?

刘莉 河南省信阳市中医院

流感,这一在秋冬季节频繁肆虐的传染病,一旦在幼儿园或学校这类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爆发,便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迅速波及众多孩子。由于孩子们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相较于成年人,他们更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袭。对于家长而言,如何帮助孩子在流感高发的校园环境中免受交叉感染,守护孩子的健康,成为了刻不容缓的课题。下面,就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家长可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了解流感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想要有效预防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遭遇流感交叉感染,家长首先得对流感有全面的认识。流感,全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与普通感冒有着本质区别,发病更为急促,症状也更为严重。除了常见的咳嗽、流涕、打喷嚏外,还会伴有高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性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携带大量病毒,周围的孩子一旦吸入,就容易被感染。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如玩具、桌椅、门把手等,再触摸自己的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而且,流感的传染性极强,潜伏期通常为 1 - 4 天,在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5 - 7 天,患者都具有传染性,这使得流感在幼儿园和学校这类人员密集的场所极易传播。

二、配合学校防控,形成防护合力

幼儿园和学校在防控流感交叉感染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防控措施,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一环。首先,家长要密切关注学校发布的流感防控通知,及时了解学校的防控动态和要求,严格按照学校的指示行动。比如,若学校要求每日进行健康打卡,家长务必如实填写孩子的健康状况,以便学校及时掌握孩子的健康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在孩子身体不适时,家长应及时向老师请假,并告知老师孩子的症状,避免让孩子带病上学,将病毒传染给其他同学。同时,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疫苗接种工作。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学校组织接种时,家长应优先考虑让孩子接种,为孩子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此外,当学校开展教室消毒、通风等防控工作时,家长要对学校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

三、培养卫生习惯,构筑健康防线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流感交叉感染的基础,家长要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培养孩子的卫生意识和习惯。首先,教会孩子正确洗手,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是预防病毒传播的关键。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洗手时要使用流动的水,配合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双手至少 20 秒,尤其要注意指尖、指缝、手腕等容易藏污纳垢的部位。在日常生活中,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都要督促孩子及时洗手。

打喷嚏和咳嗽时的礼仪也不容忽视。家长要教导孩子,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喷溅。如果没有纸巾,可以用肘部内侧遮挡口鼻,而不是用手直接遮挡,因为用手遮挡后,手上可能沾染病毒,再触摸其他物品,容易造成病毒传播。另外,家长要为孩子准备干净的手帕或纸巾,并提醒孩子随身携带,以便随时使用。

保持个人物品的清洁也至关重要。家长要定期清洗孩子的书包、文具、水杯、餐具等个人物品,特别是水杯和餐具,要做到每餐清洗、高温消毒,防止病毒滋生。同时,教育孩子不要与他人共用个人物品,避免交叉感染。

四、关注日常饮食,增强身体免疫力

合理的饮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也是增强免疫力、抵御流感病毒的重要保障。在日常饮食中,家长要确保孩子的食物种类丰富多样,营养均衡。首先,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正常功能的维持起着关键作用。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瘦肉、豆类等。

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孩子的健康同样不可或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锌、硒等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具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家长可以让孩子多吃橙子、苹果、草莓、西兰花、菠菜等蔬菜和水果,确保孩子每天的蔬菜摄入量不少于 300 克,水果摄入量在 200 - 350 克之间。

此外,要注意控制孩子对零食和饮料的摄入。零食和饮料通常含有大量的糖分、盐分和添加剂,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还可能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健康的零食,如坚果、酸奶、水果干等,满足孩子的口腹之欲。同时,鼓励孩子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

五、保证充足睡眠,助力身体恢复

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重要时间,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提升至关重要。在流感高发期,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能够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增强免疫力,更好地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睡眠时间的需求有所不同。一般来说,3 - 5 岁的孩子每天需要 10 - 13 小时的睡眠时间,6 - 12 岁的孩子需要 9 - 12 小时的睡眠时间。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上床睡觉,早上按时起床,避免熬夜。在孩子睡觉前,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以免影响睡眠质量。

六、坚持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孩子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力,是预防流感交叉感染的有效方式。家长要鼓励孩子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让孩子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抵御疾病。在选择运动项目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有趣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拍皮球等;对于小学生,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增加亲子互动的同时,也能督促孩子坚持锻炼。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适度,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同时,根据天气情况,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地点,避免在寒冷、大风或雾霾天气中进行户外运动。

七、做好个人防护,降低感染风险

在流感高发期,家长要为孩子做好个人防护,降低孩子感染流感的风险。出门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求,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口罩。对于 3 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或儿童专用口罩;对于 3 岁以下的孩子,由于其呼吸系统较为脆弱,佩戴口罩可能会影响呼吸,家长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等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时,一定要让孩子佩戴口罩,并提醒孩子不要随意摘下口罩。

此外,家长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游乐场等。如果必须前往,要注意保持孩子与他人的社交距离,避免孩子与患有流感的人近距离接触。回到家后,及时为孩子更换衣物,洗手洗脸,减少病毒的携带。

八、准备常用药物,应对突发情况

尽管家长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但孩子仍有可能感染流感。因此,家长可以在家中准备一些常用的抗流感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以便在孩子出现流感症状时能够及时用药治疗。同时,准备一些退烧药、止咳药、感冒药等常用药物,缓解孩子的症状。在为孩子用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避免滥用药物。

一旦孩子出现发热、咳嗽、头痛等流感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并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在孩子患病期间,要让孩子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守护孩子的健康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在幼儿园和学校流感爆发的特殊时期,家长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帮助孩子抵御流感病毒的侵袭。通过了解流感知识、配合学校防控、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关注孩子的饮食睡眠和体育锻炼等,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在流感高发期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