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冲急诊,为什么医生最怕你说“只是胃疼”?

胸痛冲急诊,为什么医生最怕你说“只是胃疼”?

(河南省肿瘤医院 急诊科 李建)

 

 

深夜的急诊科,一位中年男性捂着胸口冲进来,满头大汗地说:"医生,我胃疼得厉害!"护士立刻给他做了心电图,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却坚持拒绝进一步检查:"我就是吃坏了肚子,开点胃药就行。"经过医生反复劝说,他才同意接受冠脉造影,结果发现心脏血管已严重堵塞,再晚一步可能猝死……  

这样的场景在急诊科并不罕见。胸痛是急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但也是最容易被患者误判的症状。许多人将胸痛简单归因为"胃病",却不知这可能掩盖了心梗、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致命疾病。为什么医生如此警惕患者说"只是胃疼"?哪些胸痛必须立即就医?本文将带您揭开胸痛背后的危险信号。  

一、胸痛≠胃痛:为什么医生如此紧张?  

1、胸痛背后的"致命四重奏"  

急诊医生听到胸痛患者说"胃疼"时,神经会立刻紧绷,因为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排除以下四种高危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心肌缺血坏死,黄金抢救时间仅120分钟。主动脉夹层:人体最大的血管内膜撕裂,48小时内死亡率高达50%。  肺栓塞:血栓堵塞肺动脉,严重者可瞬间猝死。张力性气胸:肺部破裂导致胸腔高压,压迫心脏和大血管。这些疾病早期症状常与"胃痛"混淆,但延误治疗可能付出生命代价。  

2、胃痛与心梗的"狡猾伪装"  

心脏和胃的神经支配存在重叠(均通过T1-T12脊神经传导),导致大脑有时会"误判"疼痛来源。典型表现为:  

下壁心肌梗死:常表现为上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极易被当作胃炎。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可能仅感到轻微胸闷或乏力("无痛性心梗")。关键区别:心梗引起的"胃痛"多在活动后加重,休息不缓解;而真正的胃痛常与进食相关,抑酸药可减轻。  

二、这些胸痛特征,必须立即拨打120!  

1、高危胸痛的"6大红旗信号"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AHA)指南,出现以下任一特征需立即就医:  

1)、压榨性胸痛:像"大石头压在胸口",持续超过15分钟。  

2)、放射性疼痛:向左肩、背部、下颌或上腹部扩散。  

3)、伴随症状:冷汗、恶心、呼吸困难、濒死感。  

4)、诱因:活动后突发,休息不缓解。  

5)、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  

6)、异常体征:血压双上肢差异>20mmHg(警惕主动脉夹层)。  

2、真实案例警示  

案例1:45岁男性,晚餐后"胃胀",自行服用奥美拉唑无效,3小时后确诊广泛前壁心梗。  

案例2:32岁孕妇,突发上腹痛伴呕吐,误诊为妊娠剧吐,最终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  

三、急诊科如何"破案"?胸痛的快速筛查流程  

1、"黄金10分钟"评估  

急诊医生会按以下步骤快速排查:  

1)、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肺栓塞常伴低氧)。  

2)、心电图:所有胸痛患者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检出心梗)。  

3)、D-二聚体:阴性可基本排除肺栓塞。  

4)、CT血管造影:确诊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的"金标准"。  

2、容易被忽视的检查  

肌钙蛋白:心肌损伤标志物,需动态监测(症状初期可能阴性)。  

床旁超声:发现心包积液或主动脉瓣反流(提示夹层)。  

四、胸痛自救误区:这些做法可能致命!  

1、错误应对方式  

自行服用硝酸甘油:主动脉夹层患者用药后可能血压骤降。用力咳嗽"缓解心梗":无科学依据,反增加耗氧。驾车自行就医:途中可能猝死,应等待救护车(配备除颤仪)。  

2、正确急救步骤  

1)、立即停止活动,静坐或卧位。  

2)、拨打120,清晰描述症状(避免只说"胃疼")。  

3)、若确诊过心绞痛,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血压不低时)。  

4)、保持气道通畅,准备CPR(如意识丧失)。  

五、预防胜于抢救: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  

1、高危人群筛查  

符合以下3项及以上者属心梗高危:  

男性>45岁,女性>55岁,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BMI>28),早发冠心病家族史。  

2、日常预警信号  

即使未达急诊标准,这些胸痛也需尽早就诊:  

新发胸痛(过去1个月内出现),疼痛性质,频率或持续时间改变,轻微活动即诱发(如步行100米)。  

结语  

胸痛是身体发出的最高级别警报之一。记住:所有持续超过15分钟的胸痛,都必须先排除致命性疾病,再考虑胃痛等良性原因。急诊医生"怕"你说"只是胃疼",是因为他们见过太多因自我误判而失去抢救机会的悲剧。下次若出现不明原因胸痛,请务必如实告知医生所有症状——您的这一决定,可能直接决定生死。  

专家提醒: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心脏CT钙化积分筛查,糖尿病患者即使无症状也需定期评估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