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有哪些?如何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有哪些?如何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李茂帅  焦作市中医院   老年病科肝胆脾胃科四区 主治中医师

老年痴呆,医学上称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每3秒就新增1例痴呆患者,而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病率约为6%,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比高达60%-70%。由于该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易被忽视,等到确诊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因此,识别早期信号并采取科学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一、老年痴呆的早期预警信号  

老年痴呆并非正常衰老的表现,其早期症状往往具有特异性。若家中老人出现以下情况,需提高警惕:  

 1. 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事遗忘  

 典型表现: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转眼就忘,反复询问相同问题,但对几十年前的旧事记忆清晰。  

 与正常衰老的区别:正常老人可能偶尔忘事,但稍后能回忆起来;而痴呆患者的遗忘是持续性的,且无法通过提醒找回记忆。  

 医学机制:海马体(负责短期记忆的脑区)最早受损,导致新信息无法有效存储。  

 2. 执行功能下降,计划和组织能力变差  

 典型表现:原本熟练的家务变得混乱,如做饭时忘记放盐或重复加盐;财务管理出错,如算不清账目或重复支付账单。  

 医学机制:前额叶皮层功能退化,影响逻辑思维和决策能力。  

 3. 语言障碍,词汇量减少  

 典型表现:说话时找不到合适的词,用“那个东西”代替具体名称;语言表达变得简单,甚至出现逻辑混乱。  

 医学机制:左侧颞叶(语言中枢)的神经元逐渐退化。  

 4. 时间和空间定向障碍  

 典型表现:在熟悉的地方迷路,记不清今天是几月几日,甚至分不清白天黑夜。  

 医学机制:大脑顶叶功能受损,导致空间感知能力下降。  

 5. 性格和情绪改变  

 典型表现: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易怒、多疑,或原本外向的人突然沉默寡言。部分患者会出现抑郁或焦虑情绪。  

 医学机制:边缘系统(控制情绪的脑区)受累,导致情绪调节异常。  

 6. 兴趣减退,社交活动减少  

 典型表现:对以往的爱好失去兴趣,不愿参加家庭聚会,甚至回避与人交流。  

 医学机制:动机相关脑区(如伏隔核)功能衰退。  

 

 二、如何科学区分老年痴呆与正常衰老?  

 

许多人误以为“年纪大了记性差”是正常现象,但老年痴呆的认知衰退具有以下特征:  

 进行性加重:症状不会自行缓解,反而逐年恶化。  

 影响日常生活:正常衰老可能偶尔忘事,但不会导致生活能力显著下降;而痴呆患者会逐渐丧失自理能力。  

 伴随其他神经症状:如幻觉、妄想、步态不稳等。  

 

国际上常用“AD8”早期筛查问卷(如下)帮助识别痴呆风险:  

1. 判断力是否下降(如容易受骗)?  

2. 是否对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失去热情?  

3. 是否重复问相同问题或重复讲同一件事?  

4. 是否在熟悉的地方迷路?  

5. 是否经常找不准词表达?  

6. 是否经常放错物品(如把钥匙放冰箱)?  

7. 是否记不清当前日期或季节?  

8. 是否因记忆问题影响日常生活?  

≥2项回答“是”,建议尽早就诊。  

 

 三、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  

 1. 不可控因素  

 年龄:65岁以上人群患病风险每5年翻倍。  

 遗传:携带APOE ε4基因者风险增加3-15倍。  

 性别: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  

 

 2. 可控因素  

 血管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会加速脑损伤。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睡眠不足。  

 心理因素:长期抑郁、社交孤立。  

 

 四、如何延缓认知功能衰退?  

目前尚无根治老年痴呆的方法,但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病情进展。以下是经科学研究证实的有效策略:  

 1. 生活方式干预  

 地中海饮食:富含深海鱼(Omega-3)、橄榄油、坚果、绿叶蔬菜,可使认知衰退风险降低35%。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分泌,增强神经可塑性。  

 充足睡眠:深度睡眠时,脑脊液会清除β-淀粉样蛋白(痴呆的关键病理蛋白),建议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  

 2. 认知训练  

 “双脑锻炼”:如一边散步一边数数,或左手画圆右手画方,可激活多脑区协同工作。  

 学习新技能:学习乐器、外语等复杂技能能刺激神经元新生。  

 3. 慢病管理  

 控制“三高”:血压维持在130/80 mmHg以下,空腹血糖<6.1 mmol/L,LDL胆固醇<2.6 mmol/L。  

 预防脑卒中:房颤患者需抗凝治疗,避免脑微小血管病变。  

 4. 中医药调理  

 补肾益智类中药:如银杏叶提取物(改善脑血流)、人参皂苷(抗氧化)、石杉碱甲(抑制乙酰胆碱酯酶)。  

 针灸疗法:选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等穴位,可提高脑代谢效率。  

 5. 社会心理支持  

 保持社交:定期与亲友互动可降低痴呆风险40%。  

 情绪管理:正念冥想、音乐疗法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  

 

 五、最新研究进展  

 血液检测:2023年科学家发现血浆p-tau217蛋白检测可提前10年预测痴呆,准确率达90%。  

 靶向治疗:抗Aβ单抗(如Lecanemab)已在美国获批,可延缓病情进展27%。  

 

 六、何时需要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记忆门诊:  

 记忆力减退明显影响生活  

 出现性格改变或异常行为  

 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结语  

老年痴呆的防治是一场“脑健康保卫战”,早期识别信号并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延缓疾病进程。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史携带者),建议从40岁起定期进行认知评估。记住,大脑如同肌肉——越用越灵活,科学护脑,方能拥抱健康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