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坐多动,远离心血管疾病

少坐多动,远离心血管疾病

刘明贤 商丘立医院  主管护师 综合内科  

冬季,作为心血管类疾病多发季节,冬季我们应当如何更好的预防心血管类疾病呢?

所受冷空气影响,秋冬季节气温会发生明显下降,人们长期所处低温环境中,会进一步加大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所受刺激与干扰,并增加外周血管阻力,相应的也会带来各种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等问题。这类症状往往在短时间之内,或者程度不严重的情况下不会导致病发,一旦频繁多次出现则会导致身体病变,尤其血管本身堵塞慢性疾病患者,更易加重血管栓塞加重病症,并进一步引发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类疾病。

 

何为“一线治疗方法”?

一线治疗方法作为一种对患者予以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对疾病直接有效且控制副作用最小的一种首选临床治疗措施。经研究发现患者自身加强运动锻炼,并不会很大程度降低血压与血脂水平,基本可以降低收缩压、舒张压3~4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基本可以降低3~6mg/dl。除了对这类检验指标加大关注,我们还应重视降低心血管风险发生率。有报道统计发现相比于不锻炼的人,经常锻炼心血管疾病病发风险率会明显降低大约21%,降低36%左右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发生率。这是因为运动不仅能够改善血糖异常、止血、炎症、肌肉健康与血管功能等。加强体育运动锻炼不仅对自身的心血管健康十分有利,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癌症病发风险率,可以改善心理、大脑、骨骼等健康状况,并积极改善睡眠质量。

 

运动都有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

“少坐多动”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与方向,应当如何正确的动起来?

在此认为可以将《ESC运动心脏病学及心血管疾病患者体育锻炼指南》为参照,在这项指南中明确提出运动应当有所谓有所不为,不同群体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运动方案。对于健康人群而言,可以推荐每周运动150分钟左右,保持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也可以视情况而定坚持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可以结合两种不同运动强度,每周保持四到五天的运动频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应当注意根据自身的血压水平具体情况进行运动。对于很好的控制血压水平情况下,可以每周保持3次以上的阻抗训练,保证每次至少坚持半小时的中强度有氧运动,每周的运动时间控制在五至七天。但是对于血压水平较高超过160mmHg的患者,需要在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之前,注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坚持每周三次以上的阻抗训练,维持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有氧运动,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

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假若在临床检查之后显示患者心肌缺血风险度明显降低,则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参与感兴趣的竞技类运动。当然这其中应当注意,即便比平日适当增加运动量,例如每天增加五至十分钟的运动量,同样可以给身体带来较大益处。

 

以下哪几类人群需要保持高度重视?

一,中老年群体,中老年群体本身机能随着年龄增加逐渐衰减,身体抵抗能力随之下降,一旦发生胸闷胸痛、心悸气短、恶心头晕等情况,一定要加大警惕度。

二,肥胖群体,体重超重的肥胖人群,往往血液内的胆固醇含量较高,极易导致血管硬化狭窄,为突发心血管类疾病埋下隐患,因此肥胖群体应当注意日常饮食健康,少食多餐适当运动,尽快减重至正常体重范围。

三,作息紊乱群体,现代生活压力剧增使得大部分人们熬夜已成常事,生活作息长期不规律,增加心血管类疾病诱发概率。

四,缺乏运动群体,平日那些运动量有限,长期因生活和工作久坐的群体,也会导致血液流通不顺畅,增加患者机体的血液粘稠程度,还会导致心肺功能下降,减少肌肉含量增加脂肪含量,甚至长期以往会进一步导致血管硬化狭窄。

 

心血管疾病应当如何有效预防?

一,应坚持科学合理膳食,对于身体机能存在的潜在血管危机,可以进行饮食调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形成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习惯,增加身体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注意多食用蔬菜、西蓝花、水果、豆类、荞麦、芹菜等食物,对体内摄入胆固醇与脂肪的含量做到严格控制。

二,应保坚持合理适当运动,日常在生活工作休闲之余,应当坚持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慢走、散步、爬楼梯、快走或缓坡、游泳、打球等,也可以跳舞、练太极拳等,这样能够有效预防机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达到身体减重,改善血压与胆固醇的效果。

三,应补充水份摄入不贪凉,由于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如果身体水份的摄入量不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血液的黏稠程度,减缓血液流速增加血栓形成率,还会增加脑血栓、缺血性中风、心绞痛与心梗等疾病的患病率。因此应当重视增加身体水份摄入量,可以每日少量多次的喝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四,定期做相关检查,通过定期做好血压、血糖、血脂监测,每年还应做好血管B超、心电图、心肺等器官的定期检查,尽量越早发现心血管病的病发可能,定期检查还对保持身体健康有极好预警作用。

 

    总之,少坐多动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压、血脂水平,并且显著提升心血管类疾病风险,还有就是运动中应注意有所为与不可为,不同人群也应结合自身机体情况,制定适应的运动强度与长期运动方案。坚持自身能力范围内的运动量,会给自己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大家赶紧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