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是什么?——揭秘“人工心肺”如何拯救危重患者
ECMO是什么?——揭秘“人工心肺”如何拯救危重患者
张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急诊重症监护病区 主管护师
在重症医学领域,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体外膜肺氧合)被誉为“救命神器”,它能在患者心肺功能严重衰竭时,暂时替代心脏和肺的工作,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近年来,ECMO在新冠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心脏骤停等危重症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ECMO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哪些情况需要ECMO?它的风险和未来发展方向又是什么?本文将全面揭秘这项“人工心肺”技术。
一、ECMO是什么?
ECMO,全称体外膜肺氧合,是一种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它的核心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人工膜肺进行氧合,再将富含氧气的血液回输体内,从而暂时替代或部分替代心肺功能。
1. ECMO与普通呼吸机的区别
呼吸机:仅提供氧气和通气支持,依赖患者自身肺功能。
ECMO:直接替代肺的气体交换功能,甚至可替代心脏泵血功能,适用于心肺功能完全衰竭的患者。
2. ECMO的两种主要模式
根据支持器官的不同,ECMO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1)VVECMO(静脉静脉模式)
作用:仅替代肺部功能,适用于严重呼吸衰竭但心脏功能尚可的患者(如ARDS、新冠肺炎重症)。
原理:从静脉(如股静脉)引血,经氧合后回输至另一静脉(如颈内静脉)。
(2)VAECMO(静脉动脉模式)
作用:同时替代心脏和肺的功能,适用于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等患者。
原理:从静脉引血,氧合后直接泵入动脉(如股动脉),部分替代心脏泵血功能。
二、哪些情况需要ECMO?
ECMO并非适用于所有危重症患者,它的使用有严格指征,通常在其他治疗(如呼吸机、药物)无效时才会考虑。
1. 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如重症肺炎、新冠肺炎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
肺栓塞:大面积肺栓塞导致心肺功能衰竭。
肺移植过渡:等待肺移植期间的临时支持。
2. 心血管疾病
心源性休克:如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丧失。
心脏骤停(ECPR):在高质量心肺复苏(CPR)无效时,ECMO可提供循环支持。
心脏手术后支持:如心脏搭桥术后心功能恢复困难。
3. 其他特殊情况
中毒或严重创伤:如一氧化碳中毒、严重烧伤伴呼吸衰竭。
新生儿呼吸衰竭:如先天性膈疝、胎粪吸入综合征。
三、ECMO是如何运行的?
ECMO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核心组件构成:
1. 血管通路(插管)
通过大静脉(如股静脉、颈内静脉)或动脉(如股动脉)置入导管,建立体外循环通路。
2. 血泵(人工心脏)
采用离心泵或滚压泵,模拟心脏功能,推动血液流动。
3. 氧合器(人工肺)
核心部件,由特殊生物材料制成,可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
4. 监测与调控系统
实时监测血流速度、氧合情况、凝血功能等,确保安全运行。
ECMO的运行流程
1. 血液引出:通过插管将患者的静脉血抽出。
2. 氧合过程:血液流经氧合器,加入氧气并清除二氧化碳。
3. 回输体内:氧合后的血液通过泵输回患者体内(VV模式回静脉,VA模式回动脉)。
四、ECMO的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ECMO能挽救生命,但它并非没有风险,常见并发症包括:
1. 出血
ECMO需要抗凝治疗(如肝素),可能导致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 血栓形成
血液在体外循环时易形成血栓,可能引发脑梗、肺栓塞等。
3. 感染
长期置管可能增加败血症风险。
4. 器官损伤
长时间ECMO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异常。
5. 肢体缺血(VAECMO)
股动脉插管可能影响下肢供血,严重时需截肢。
五、ECMO的现状与未来
1. ECMO在全球的应用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ECMO成为救治重症患者的关键手段。
发达国家ECMO中心较多,但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设备和技术短缺问题。
2. 技术创新方向
更小的ECMO设备:便于移动和急诊使用。
生物相容性更好的氧合器:减少血栓和炎症反应。
人工智能监测:实时优化ECMO参数,降低并发症风险。
3. 国内ECMO的发展
中国ECMO技术近年来快速进步,但普及率仍低于欧美。
需加强ECMO团队培训,提高救治成功率。
六、总结:ECMO——最后的生命防线
ECMO是重症医学的重要突破,为心肺衰竭患者提供了“起死回生”的机会。然而,它费用高昂(日均数万元)、操作复杂,且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受益。未来,随着技术进步,ECMO有望变得更安全、更普及,拯救更多生命。
对于普通人而言,了解ECMO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现代医学的强大,更在于提醒我们:预防疾病(如控制高血压、戒烟、接种疫苗)远比依赖高端医疗更重要。ECMO是“最后的救命手段”,而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生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