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骨折中医康复全攻略,重拾灵活双手
手部骨折中医康复全攻略,重拾灵活双手
张晓雷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手外显微骨二科
手部,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频繁的部位,承担着众多重要的功能。从简单的抓握物品,到复杂的书写、弹奏乐器等精细动作,都离不开双手的灵活操作。然而,手部骨折却可能让这一切变得困难重重。当遭遇手部骨折,除了及时的治疗,科学的康复训练更是至关重要,它是帮助我们重拾灵活双手的关键。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份手部骨折康复全攻略。
常见的手部骨折类型
1. 指骨骨折:指骨是手部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之一。指骨骨折可由直接暴力,如重物砸伤、挤压伤等引起,也可因间接暴力,如手指过度伸展或弯曲导致。根据骨折的形态,指骨骨折又可分为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指骨骨折后,手指会出现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等症状。例如,打篮球时手指戳到球,就可能导致指骨骨折,受伤手指会立刻疼痛难忍,无法正常屈伸。
掌骨骨折:掌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致,如握拳时受到外力撞击。拳击手在比赛中,手部受到对手的击打,就容易发生掌骨骨折。掌骨骨折后,手掌局部会出现肿胀、压痛,握拳时疼痛加剧,手部的握力和抓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腕骨骨折:腕骨骨折中,最常见的是舟骨骨折。多因跌倒时手掌着地,手腕过度背伸,舟骨受到桡骨茎突的撞击而发生骨折。由于舟骨的血液供应相对较差,骨折后愈合时间较长,若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容易发生骨折不愈合或缺血性坏死。患者在手腕受伤后,腕部桡侧(大拇指一侧)会出现疼痛、肿胀,活动时疼痛加重,尤其是做握拳、尺偏(向小拇指一侧偏)等动作时。
康复阶段与方法
1. 骨折初期(1 - 2 周):在骨折后的初期,骨折部位还不稳定,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疼痛和肿胀,促进骨折愈合。此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对受伤手部进行固定,如使用石膏、夹板等。同时,要抬高患肢,将手部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在固定期间,未受伤的手指应积极进行活动,如握拳、伸指等,每个动作保持 3 - 5 秒,重复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这样可以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为后续康复打下基础。
骨折中期(3 - 6 周):随着骨折部位逐渐愈合,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轻度的康复训练。拆除固定装置后,先进行受伤手指或手腕的主动屈伸活动,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过度用力。例如,轻轻屈伸受伤的手指,每次屈伸到有轻微阻力的位置,保持 3 - 5 秒,每组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同时,可以辅助进行一些被动活动,即借助另一只手或康复器械,帮助受伤部位进行屈伸运动,但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引起疼痛加剧。另外,还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手部肌肉力量训练,如使用握力球,轻轻握住握力球,保持 3 - 5 秒后放松,每组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以增强手部肌肉力量。
骨折后期(6 周以上):到了骨折后期,骨折部位基本愈合,康复的重点是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和灵活性。继续加强手指和手腕的屈伸活动训练,逐渐增加活动的幅度和强度。可以进行一些更复杂的动作训练,如对指训练(将拇指与其他手指相对)、对掌训练(将拇指与手掌相对),每个动作重复 10 - 15 次,每天进行 3 - 4 组。同时,进行一些精细动作训练,如捡豆子、系纽扣、写字等,这些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手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康复器械,如分指板,帮助手指恢复正常的间距和活动度。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若感到疼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康复注意事项
1. 定期复查:在康复过程中,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复查。通过 X 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方案。如果在康复过程中发现骨折部位出现异常,如疼痛加剧、肿胀明显等,也应及时就医复查。
循序渐进:康复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急于求成。每个阶段的训练强度和难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骨折部位再次损伤或影响愈合。例如,在骨折初期,只能进行简单的未受伤手指活动;随着骨折愈合,再逐渐增加受伤部位的活动训练。
注意保暖:手部骨折康复期间,要注意受伤部位的保暖。寒冷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骨折愈合和康复。可以佩戴手套,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或环境中。
保持积极心态:手部骨折康复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患者可能会因为恢复缓慢而感到焦虑、沮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这有助于提高康复的依从性和效果。家人和朋友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手部骨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正确的康复方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就一定能够重拾灵活双手,恢复手部的正常功能。希望这份康复全攻略能为手部骨折患者带来帮助,祝大家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