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较量:一台手术是如何 “精打细算” 时间的

无影灯下的较量:一台手术是如何 精打细算时间的

李卫敏 郑州市骨科医院 手术室

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无影灯散发着明亮而柔和的光,照亮了医生们争分夺秒的 战场。每一台手术,都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较量,而医护团队需要精准地 精打细算每一分每一秒,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手术的成功。这背后,有着一套严谨而复杂的时间管理体系。

术前规划:未雨绸缪定基调

手术时间的精准把控,早在手术前就已开始。医生会详细研究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病情诊断、身体各项指标、过往病史等,以此来预估手术的复杂程度和大致所需时间。对于复杂的脊柱手术,如多节段的脊柱融合术,医生需要考虑到病变部位的解剖结构、可能遇到的血管神经分布情况,进而制定精细的手术方案,确定每一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与大致耗时。

同时,手术室的协调工作也至关重要。麻醉科医生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剂量,并预估麻醉诱导、维持以及苏醒所需的时间。护士团队则忙着准备手术器械、药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这些准备工作都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为手术按时开展做好铺垫。例如,对于一台心脏搭桥手术,从患者被推进手术室,到麻醉生效、手术器械就位,整个术前准备过程通常要控制在 30 分钟到 1 小时左右,确保手术能够准时启动。

手术过程:分秒必争保进度

手术一旦开始,每一个环节都如同精密仪器中的齿轮,紧密咬合,有序运转。以一台常见的骨科骨折内固定手术为例,切开皮肤、显露骨折部位这一步骤,经验丰富的医生可能在 15 20 分钟内就能精准完成,避免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和出血,从而节省时间。在复位骨折端时,医生需借助 X 光等设备进行精准定位,这一过程既要保证复位效果,又不能花费过多时间,一般会控制在 30 分钟左右。随后,植入内固定物,如钢板、螺钉等,操作精细且耗时,大约需要 40 60 分钟。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助手、麻醉师和护士之间的默契配合至关重要。麻醉师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手术进程调整麻醉深度,确保患者在无痛且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护士则全神贯注地传递器械,及时清理手术视野,保证手术区域的整洁。一旦出现出血等突发情况,团队成员会迅速做出反应,止血、输血等操作都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避免因失血过多影响患者生命安全,同时尽量减少对手术进度的影响。

应对突发:灵活调整稳节奏

手术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这对手术时间的把控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比如在进行腹部肿瘤切除手术时,可能会发现肿瘤与周围重要血管紧密粘连,分离难度远超预期。此时,医生不能慌乱,要冷静评估风险,灵活调整手术方案。原本计划 1 小时完成的肿瘤切除步骤,可能会延长至 2 3 小时,甚至更久。但医生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快操作速度,同时与麻醉师和护士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手术继续推进。

又比如在心脏手术中,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麻醉师会立即采取措施纠正心律失常,而外科医生则会暂停一些非紧急操作,待情况稳定后再继续手术。整个团队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重新规划后续手术步骤的时间安排,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患者转危为安。

术后收尾:细致入微防隐患

手术结束并不意味着与时间的较量就此结束。术后,医生要仔细检查手术部位,确保止血彻底、伤口缝合良好。护士则忙着为患者包扎伤口、清理身体,将患者安全转运至复苏室。在复苏室里,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苏醒情况,一般来说,全身麻醉患者在术后 1 2 小时内会逐渐苏醒。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同样需要争分夺秒,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疼痛等不适症状,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

一台手术从术前准备到术后复苏,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时间的严格把控与精心算计。医护团队在无影灯下,凭借精湛的医术、默契的配合和高度的责任感,与时间赛跑,为患者的健康而战。正是这种对时间的敬畏与精准管理,让无数手术得以顺利完成,让患者重获健康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