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空腹抽血很重要?哪些检验项目必须空腹?不空腹会影响结果吗?

为什么空腹抽血很重要?哪些检验项目必须空腹?不空腹会影响结果吗?

申蒙蒙 商丘市中医院 检验科 主管技师

在医院或体检中心进行抽血检查时,医生常常会叮嘱“空腹8-12小时”,这意味着在抽血前不能进食,只能少量饮水。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空腹抽血,甚至有人因为早上忍不住吃了东西,导致检查无法进行或结果不准确。那么,为什么空腹抽血如此重要?哪些项目必须空腹?如果不空腹,会对检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本文将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为什么空腹抽血很重要?  

空腹抽血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食物对检验结果的干扰,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进食后,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如糖、脂肪、蛋白质等)会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某些指标短时间内发生波动,从而影响医生的判断。具体来说,空腹抽血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食物成分直接影响检测指标  

某些血液成分(如血糖、血脂)会因进食而显著升高。例如:  

 血糖:进食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会迅速分解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如果非空腹检测血糖,可能会误判为“血糖偏高”,影响糖尿病的诊断。  

 血脂(如甘油三酯):高脂饮食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水平会明显上升,可能被误认为高脂血症。  

 2. 防止血液样本浑浊,干扰检测  

进食后,尤其是高脂肪饮食(如油炸食品、肉类),血液中的乳糜微粒(脂肪颗粒)会增加,使血清变得浑浊(医学上称为“乳糜血”)。这种浑浊会影响某些光学检测方法(如比色法、分光光度法),导致结果不准确。  

 3. 确保激素和代谢指标的稳定性  

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和代谢产物(如尿酸)的水平会受到进食的影响。例如:  

 胰岛素:进食后,胰腺会分泌胰岛素来调节血糖,如果非空腹检测,胰岛素水平会异常升高,干扰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的诊断。  

 尿酸:高蛋白饮食(如海鲜、肉类)可能导致尿酸短暂升高,影响痛风或肾功能评估。  

 4. 符合医学参考范围的标准  

医学实验室提供的正常参考范围通常是基于空腹状态下的数据。如果患者在非空腹状态下检测,结果可能与标准范围不符,导致误诊或漏诊。  

 

 二、哪些检验项目必须空腹  

并非所有的抽血项目都需要空腹,但以下几类检查通常要求严格空腹(8-12小时未进食,可少量饮水):  

 1. 血糖相关检查  

 空腹血糖(FPG):用于筛查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进食会导致血糖升高,影响诊断。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机体对葡萄糖的代谢能力,必须空腹后进行。  

 胰岛素和C肽检测:评估胰岛功能,进食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假性升高。  

 2. 血脂检测  

 总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为什么血脂检测必须空腹?  

甘油三酯(TG)受饮食影响极大,高脂餐后2-4小时可升高2-5倍,甚至导致“假性高脂血症”。胆固醇(尤其是LDLC)虽然受饮食影响较小,但部分实验室仍要求空腹检测以保证准确性。  

 3. 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氨酶(AST)  

 碱性磷酸酶(ALP)  

 γ谷氨酰转肽酶(GGT)  

为什么肝功能检查要空腹?  

进食(尤其是高蛋白饮食)可能导致ALT、AST轻微升高,影响肝炎或肝损伤的判断。此外,高脂饮食可能导致胆红素、胆汁酸波动,干扰黄疸或胆汁淤积的诊断。  

 4. 肾功能检查  

 血尿素氮(BUN)  

 血肌酐(Cr)  

 尿酸(UA)  

为什么肾功能检查建议空腹?  

高蛋白饮食(如肉类、海鲜)会增加尿素氮和尿酸的生成,可能导致肾功能评估偏差。  

 5. 电解质和代谢指标  

 血钙(Ca)、血磷(P)  

 血镁(Mg)  

 铁代谢(血清铁、铁蛋白)  

为什么电解质检测要空腹?  

某些食物(如乳制品、含铁食物)可能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检测结果。  

 6. 激素检测  

 甲状腺功能(FT3、FT4、TSH)  

 皮质醇  

 生长激素(GH)  

 性激素(如睾酮、雌激素)  

为什么激素检测要空腹?  

部分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受进食影响较大,空腹检测可减少干扰。  

 7. 肿瘤标志物(部分)  

 CA199(胰腺癌、胆管癌筛查)  

 CEA(消化道肿瘤筛查)  

为什么部分肿瘤标志物要空腹?  

某些标志物(如CA199)可能受饮食影响,但并非所有肿瘤标志物都要求空腹,需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三、不空腹会影响检验结果吗?  

是的,不空腹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1. 血糖、血脂假性升高  

 进食后血糖可能升高20%-50%,导致“假性糖尿病”误诊。  

 高脂饮食后,甘油三酯可能升高2-5倍,误判为高脂血症。  

 2. 肝功能、肾功能指标波动  

 高蛋白饮食可能使ALT、AST轻微升高,影响肝炎诊断。  

 高嘌呤饮食(如海鲜、啤酒)会使尿酸升高,干扰痛风评估。  

 3. 血液样本浑浊,影响检测  

乳糜血(高脂血)可能干扰比色法检测,导致某些项目无法测定或结果偏差。  

 4. 部分激素水平异常  

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在进食后会显著变化,影响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四、空腹抽血的注意事项  

1. 空腹时间:8-12小时(通常建议前一晚8点后禁食,次日早晨抽血)。  

2. 可以少量喝水(避免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血液)。  

3. 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可能影响血糖、肌酶等指标)。  

4. 不要饮酒(酒精可能影响肝功能、血脂等)。  

5. 如需服药,咨询医生(某些药物需空腹服用,如甲状腺素片)。  

 

 五、哪些项目不需要空腹?  

并非所有抽血检查都要求空腹,以下项目通常不受饮食影响:  

 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凝血功能(PT、APTT)  

 乙肝五项、梅毒、HIV抗体  

 部分肿瘤标志物(如AFP、PSA)  

 血型检测  

 

 六、总结  

空腹抽血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尤其是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等关键指标。如果不空腹,可能导致误诊、漏诊或重复检查,影响疾病诊断和治疗。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查前,务必遵循医生的空腹要求,以保证检测的可靠性。  

如果因特殊情况(如低血糖、急诊)无法空腹,应告知医生,以便结合临床情况合理解读结果。科学合理的检验流程,才能为健康管理提供最准确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