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心脏的 “乱节奏”,你了解多少?
心律失常:心脏的 “乱节奏”,你了解多少?
庄远 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瞬间:明明安静地坐着,心脏却突然 “咯噔” 一下,像是漏跳了一拍;或者爬个楼梯,心跳快得像擂鼓,半天都缓不过来?这些奇怪的感觉,很可能是心脏在 “捣乱”—— 出现了心律失常。不少人觉得这只是偶尔的身体小状况,不用在意,可实际上,心脏的 “乱节奏” 背后,藏着不少健康隐患。今天,咱们就像唠家常一样,把心律失常的秘密讲得明明白白。
心律失常到底是咋回事?先给心脏 “找找节拍”
咱们的心脏就像一支庞大的乐队,每天都在有节奏地跳动,给全身输送血液。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就像跟着节拍器,稳定又规律,每分钟 60 - 100 次 。指挥这场 “心跳交响乐” 的,是心脏里一个叫 “窦房结” 的 “总指挥”,它会发出电信号,指挥心脏各个部位按顺序收缩、舒张,保证血液顺畅流动。
但有时候,这个 “总指挥” 会出岔子,或者心脏其他 “成员” 不按指挥来,导致心跳节奏乱了套,这就是心律失常。它可能表现为心跳太快(心动过速)、太慢(心动过缓),或者节奏不规律(早搏、房颤)。就像乐队没了统一的节拍,有的乐器快,有的乐器慢,演奏出来的曲子自然不成调,心脏要是一直乱跳,身体也会跟着遭殃。
哪些原因会让心脏 “乱了节奏”?
心律失常可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生活中的很多因素,都可能让心脏 “踩错拍子”:
· 不良生活习惯:熬夜追剧、通宵打游戏,身体过度疲劳,心脏也跟着 “超负荷工作”;咖啡、浓茶喝太多,里面的咖啡因就像给心脏打了 “兴奋剂”,容易让心跳加速;抽烟喝酒更是心脏的 “大敌”,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心脏,扰乱正常的电信号传导。
· 情绪 “过山车”:突然受到惊吓、和人吵架生气,或者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就像给心脏 “踩油门”,让心跳变得又快又乱。比如,考试前紧张到手心冒汗,心跳快得像要跳出嗓子眼,这就是情绪影响了心脏节奏。
· 疾病 “捣乱”: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本身的疾病,会直接破坏心脏的结构和电传导系统;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其他疾病,也会间接影响心脏的正常跳动。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出了故障,或者油路、电路有问题,车子跑起来自然会磕磕绊绊。
· 药物副作用:有些治疗哮喘、心律失常的药物,虽然能治病,但也可能有副作用,导致心律失常。这就像 “是药三分毒”,在治病的同时,可能给心脏带来额外的负担。
心律失常发作时,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大部分人发现心律失常,都是因为身体出现了不舒服的症状。这些信号,其实是心脏在向你 “求救”:
· 心慌、心悸:最常见的感觉就是胸口 “砰砰” 乱跳,自己能明显感觉到心脏跳动得又快又乱,就像怀里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有时候,还会突然感觉心脏 “漏跳” 一下,紧接着又快速跳动,让人心里发慌。
· 头晕、乏力:心脏乱跳,泵血功能就会受影响,大脑和身体其他部位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就容易头晕眼花、浑身没劲。严重的话,甚至可能眼前一黑,差点晕倒。
· 胸闷、胸痛:心脏节奏乱了,心肌可能会因为供血不足而 “抗议”,让人感觉胸口发闷、隐隐作痛,就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喘不过气。
· 呼吸困难:当心律失常比较严重时,心脏无法把足够的血液泵到肺部,身体就会缺氧,导致呼吸急促、喘气困难,爬个楼梯都费劲。
不过,也有一些人得了心律失常,却没有明显的症状,就像身体里藏着一颗 “隐形炸弹”。所以,定期体检、关注心脏健康特别重要。
心律失常不重视,会有啥严重后果?
可别觉得心律失常只是偶尔心跳乱一下,没啥大不了。如果放任不管,它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 心力衰竭:心脏长期乱跳,就像一台运转不畅的机器,时间久了,心肌会变得越来越疲惫,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最后发展成心力衰竭。一旦到了这一步,心脏就像 “罢工” 了一样,身体会出现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 血栓和中风:以房颤为例,这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跳动不规律,会导致血液在心房内流动不畅,容易形成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随着血液流动到大脑,堵住脑血管,就会引发脑梗死(中风),轻则半身不遂,重则危及生命。
· 猝死风险: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比如室颤,会让心脏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无法正常泵血。这种情况下,心脏就像停止了工作,几分钟内如果得不到及时救治,人就会失去生命,这也是心律失常最可怕的后果。
查出心律失常,该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如果发现自己有心律失常的症状,别慌!第一时间去医院做检查,医生一般会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Holter)等检查,来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确诊后,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这些:
·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开一些调节心跳的药物,比如控制心跳过快的 β 受体阻滞剂,或者纠正心律的胺碘酮。这些药物就像给心脏 “踩刹车” 或者 “重新打拍子”,帮助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奏。不过,吃药一定要听医生的话,不能自己随便停药、换药。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病情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需要做手术。比如射频消融术,就像用 “小烙铁” 把心脏里捣乱的异常电信号传导路径烧掉,让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则是给心跳太慢的人装一个 “人工指挥”,帮助心脏按时跳动。
· 生活调理:不管是吃药还是手术,都离不开生活习惯的改变。平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心脏得到充分休息;戒烟戒酒,远离咖啡、浓茶;保持心态平和,别总生气、焦虑;适当运动,像散步、瑜伽这些舒缓的运动,能增强心脏功能,但别做太剧烈的运动,避免刺激心脏。
大部分心律失常通过规范治疗,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就像乐队找回了正确的节拍,重新演奏出和谐的乐章。但也有一些复杂的心律失常,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
预防心律失常,记住这几个小妙招!
与其等心脏 “乱了节奏” 再想办法,不如提前做好预防:
· 规律作息,别熬夜:每天尽量早睡早起,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熬夜就像打乱心脏的生物钟,让它不知道该什么时候 “工作”,什么时候 “休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就是给心脏最好的呵护。
· 饮食清淡,少刺激:少吃油腻、辛辣、高盐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鱼类。这些食物富含营养,对心脏健康有好处。同时,控制咖啡、浓茶、酒精的摄入,别给心脏 “乱加戏”。
· 心情舒畅,少焦虑:生活中难免遇到烦心事,但要学会调节情绪。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或者找朋友聊聊天。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心脏也会更 “开心”。
· 定期体检,早发现:建议每年做一次全面体检,重点关注血压、心电图等项目。特别是有心脏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更要定期检查,早发现问题,早治疗。
心律失常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只要我们了解它、重视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就能和心脏 “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