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药水能随便滴?小心越滴越伤眼
眼药水能随便滴?小心越滴越伤眼
周军燕 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常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干涩、疲劳、红肿等症状时不时找上门来。这时候,眼药水似乎成了很多人眼中的 “救星”,随手拿起一瓶眼药水滴上几滴,感觉眼睛立马清爽了许多。然而,你是否想过,眼药水真的能如此随意地使用吗?事实上,不恰当使用眼药水,不仅可能无法缓解眼部不适,反而会对眼睛造成严重伤害。
眼药水的种类及作用
抗生素眼药水
这类眼药水主要用于治疗眼部细菌感染性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常见的有氯霉素眼药水、左氧氟沙星眼药水等。它们能够抑制或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减轻炎症症状,如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例如,当眼睛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急性结膜炎时,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缓解眼部的炎症反应,帮助眼睛恢复健康。
抗病毒眼药水
用于治疗眼部病毒感染,像阿昔洛韦眼药水、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在面对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炎等疾病时,抗病毒眼药水能够干扰病毒的复制过程,阻止病毒在眼部细胞内的增殖,从而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眼部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抗组胺眼药水
主要针对过敏性眼病,如过敏性结膜炎。色甘酸钠眼药水、富马酸依美斯汀眼药水等较为常见。当眼睛接触到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免疫系统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眼睛出现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抗组胺眼药水能够阻断组胺与眼部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眼部瘙痒等不适。
人工泪液
这是模拟人体泪液成分制成的眼药水,用于缓解眼睛干涩症状。瑞珠聚乙烯醇滴眼液、海露玻璃酸钠滴眼液等都属于此类。随着人们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用眼过度导致眼睛干涩的情况愈发普遍。人工泪液可以补充泪液,保持眼睛湿润,缓解干涩感,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眼睛表面的角膜和结膜组织。
散瞳眼药水
常用于眼科检查或治疗某些眼部疾病,如阿托品眼药水、托吡卡胺眼药水。在进行眼底检查、验光配镜等操作时,散瞳眼药水可以使瞳孔散大,便于医生更清晰地观察眼内结构。在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等疾病时,散瞳能够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减轻炎症反应。
随意滴眼药水的危害
破坏眼部正常菌群平衡
眼睛表面并非无菌环境,正常情况下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它们相互制约,维持着眼部的微生态平衡。长期随意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会杀死大量有益的正常菌群,破坏这种平衡。此时,一些原本处于劣势的病菌可能趁机大量繁殖,引发新的感染,而且这种感染往往更难治疗。例如,长期滥用氯霉素眼药水,可能导致眼部正常的葡萄球菌等菌群数量减少,而一些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可能大量滋生,引发严重的眼部感染,甚至影响视力。
产生药物依赖性
部分眼药水含有收缩血管的成分,如萘敏维滴眼液中的盐酸萘甲唑啉,使用后能迅速使眼部血管收缩,减轻眼睛充血,让眼睛看起来更明亮。然而,长期使用这类眼药水,眼部血管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血管就会出现反跳性扩张,导致眼睛更加充血、红肿。而且,长期依赖此类眼药水,还可能掩盖眼睛真正的病变,延误病情诊断和治疗。
引发过敏反应
眼药水的成分复杂,除了主要的治疗成分外,还含有防腐剂、缓冲剂等辅料。有些人可能对这些成分过敏,随意使用眼药水后,可能引发眼部过敏反应。症状包括眼睛瘙痒加剧、红肿、皮疹,甚至出现眼睑水肿、流泪增多等。例如,对苯扎氯铵等防腐剂过敏的人,使用了含有该防腐剂的眼药水后,就可能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不仅无法缓解眼部不适,反而让眼睛状况变得更糟。
损伤角膜
频繁或不恰当使用眼药水,尤其是含有激素的眼药水,可能对角膜造成损伤。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如地塞米松眼药水,可能导致角膜变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角膜溃疡。而且,角膜损伤后修复较为困难,严重影响视力。此外,不正确的滴眼药水方法,如眼药水滴管直接接触眼睛,可能划伤角膜,为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增加眼部感染风险。
正确使用眼药水的方法
明确使用目的,遵医嘱用药
在使用眼药水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眼睛不适的原因。如果是眼部感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诊断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眼药水,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切不可自行判断病情,随意购买和使用眼药水。例如,当眼睛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时,可能是细菌感染,也可能是病毒感染,不同病因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眼药水,自行用药可能会加重病情。
注意眼药水的保质期和保存方法
眼药水的保质期通常较短,一旦开封,使用期限会进一步缩短。在使用前,要仔细查看眼药水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开封后的使用期限。过期的眼药水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对眼睛造成危害。同时,要注意眼药水的保存方法,一般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一些特殊的眼药水,如含有生物活性成分的眼药水,可能需要冷藏保存。例如,某些人工泪液开封后保质期仅为一个月,若不注意保存,在保质期内也可能因保存不当而变质。
掌握正确的滴眼药水姿势
滴眼药水时,应先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的细菌等病原体污染眼药水。然后,头部稍后仰,眼睛向上看,用手指轻轻拉开下眼睑,形成一个小囊袋。将眼药水滴管垂直悬空于眼睛上方,距离眼球约 1 - 2 厘米,挤出 1 - 2 滴眼药水到下眼睑的囊袋内。注意不要让滴管接触到眼睛或其他物体,以免污染眼药水。滴完眼药水后,轻轻闭上眼睛,用手指按压内眼角 1 - 2 分钟,以防止眼药水通过泪道流入鼻腔和口腔,减少全身吸收,同时也能使眼药水在眼内充分分布。
控制使用频率和剂量
眼药水的使用频率和剂量应严格按照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执行。过量使用眼药水,不仅不会增强治疗效果,反而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例如,抗生素眼药水一般每天使用 3 - 4 次,每次 1 - 2 滴即可。如果自行增加使用次数和剂量,可能导致药物在眼内浓度过高,对眼睛产生毒性作用,同时也更容易引发耐药性。
眼药水使用的常见误区及纠正
误区一:眼药水可以长期使用
很多人认为眼药水是保健用品,可以长期使用来保护眼睛。然而,除了人工泪液等少数眼药水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长期使用外,大多数眼药水都有明确的使用疗程。长期使用抗生素眼药水会导致耐药菌产生和眼部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激素类眼药水可能引发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眼药水的使用应遵循医生建议,根据病情需要确定使用疗程,避免长期滥用。
误区二:症状缓解就停药
在使用眼药水治疗眼部疾病时,有些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后就自行停药。这可能导致疾病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例如,在治疗细菌性结膜炎时,即使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消失,也应按照医生嘱咐继续使用眼药水 1 - 2 天,以确保彻底杀灭细菌,防止病情反复。随意停药还可能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后续治疗难度。
误区三:多种眼药水同时使用
为了快速缓解眼部不适,有些人会同时使用多种眼药水。但不同眼药水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多种眼药水,应在医生指导下,间隔一定时间依次使用,一般建议两种眼药水之间间隔 5 - 10 分钟,以便前一种眼药水充分吸收,避免相互干扰。
眼药水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部不适,但绝不能随意使用。了解眼药水的种类和作用,避免随意滴眼药水带来的危害,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纠正常见误区,才能让眼药水真正成为保护眼睛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伤害眼睛的 “隐形杀手”。让我们从正确使用眼药水开始,用心呵护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享受清晰明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