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高发季,精准的耳鼻喉护理攻略

过敏性鼻炎高发季,精准的耳鼻喉护理攻略

  董楠  渑池县人民医院中医诊疗中心

一、过敏性鼻炎的基础认知

过敏性鼻炎,医学上称为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 IgE 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甚至出现嗅觉减退。

从发病机制来看,当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进入鼻腔后,会被鼻黏膜中的抗原呈递细胞捕获,并呈递给 T 淋巴细胞,促使 T 淋巴细胞分化为 Th2 细胞。Th2 细胞会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 IL-4、IL-5、IL-13 等,这些细胞因子会作用于 B 淋巴细胞,使其转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 IgE 抗体。IgE 抗体与鼻黏膜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 IgE 受体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过敏原会与结合在细胞表面的 IgE 抗体发生交联,触发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导致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旺盛和平滑肌收缩,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过敏性鼻炎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双方均患有过敏性鼻炎,其子女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可高达 75%;如果父母一方患有过敏性鼻炎,其子女患过敏性鼻炎的概率约为 50%。此外,环境因素也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生活方式改变等。

二、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诱因解析

(一)花粉因素

花粉是过敏性鼻炎高发季(尤其是春季和秋季)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不同地区的花粉种类和飘散时间有所不同。在春季,主要的花粉过敏原包括杨树、柳树、榆树、桦树等树木的花粉;在秋季,主要的花粉过敏原包括豚草、葎草、艾蒿等草本植物的花粉。花粉飘散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其浓度受天气条件影响较大。例如,晴朗、干燥、微风的天气有利于花粉飘散,而雨天、大风天气则会使花粉浓度降低。

(二)尘螨因素

尘螨是一种微小的节肢动物,广泛存在于家庭环境中,如床垫、枕头、沙发、地毯等。尘螨的排泄物、尸体碎片等是强烈的过敏原。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尘螨繁殖速度加快,因此在夏季和秋季,室内尘螨浓度较高,容易引发过敏性鼻炎。

(三)动物皮屑因素

家养宠物如猫、狗等的皮屑、唾液和尿液中含有过敏原,这些过敏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被吸入鼻腔后引发过敏反应。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即使接触少量的动物皮屑,也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发作。

(四)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常见因素外,空气污染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烟雾(如香烟烟雾、厨房油烟等)、真菌孢子等也可能成为过敏性鼻炎高发季的诱因。此外,气候变化如温度骤变、湿度变化等也可能使鼻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诱发过敏性鼻炎。

三、精准耳鼻喉护理攻略

(一)鼻腔护理

1. 生理盐水洗鼻

生理盐水洗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鼻腔护理方法,可以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分泌物、灰尘等有害物质,减轻鼻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洗鼻时,可选择专用的洗鼻器或注射器,将生理盐水加热至接近体温(约 37℃),然后缓慢注入一侧鼻腔,让液体从另一侧鼻腔流出或从口中吐出。每天洗鼻 1-2 次,每次使用生理盐水约 200-300 毫升。需要注意的是,洗鼻时压力不宜过大,以免损伤鼻黏膜;如果患有鼻窦炎等疾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洗鼻。

2.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一线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鼻黏膜的充血、水肿,缓解鼻塞、流涕、鼻痒等症状。常用的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包括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使用时,应先清洁鼻腔,然后将喷雾器尖端轻轻插入鼻腔,朝向鼻腔外侧壁喷雾,每次每侧鼻腔喷 1-2 揿,每天 1 次。需要注意的是,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需要连续使用一段时间才能发挥最佳效果,一般建议至少使用 2 周;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鼻腔干燥、出血等不良反应,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长期滥用。

3. 鼻腔保湿

保持鼻腔湿润可以增强鼻黏膜的防御功能,减少过敏原的刺激。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滴鼻液、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进行鼻腔保湿,每天滴入 2-3 次,每次每侧鼻腔滴入 1-2 滴。此外,也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增加室内空气湿度,使室内湿度保持在 40%-60% 之间。

(二)耳部护理

1. 避免耳部感染

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耳部不适,如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因此,在高发季应注意避免耳部感染,保持耳部清洁卫生。不要用手指、棉签等掏耳朵,以免损伤耳道皮肤和鼓膜;游泳、洗澡时应注意防止水进入耳道,如不慎进水,可将头偏向一侧,轻轻拉动耳垂,使水流出。

2. 缓解耳部不适

如果出现耳闷、耳鸣等耳部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咀嚼口香糖、吞咽、打哈欠等方式,促进咽鼓管开放,平衡中耳内外压力,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三)咽喉部护理

1. 保持咽喉部湿润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能会出现鼻后滴漏,即鼻腔分泌物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咳嗽、咽干、咽痒等症状。因此,保持咽喉部湿润非常重要。可以多喝水,每天饮用适量的温水,保持咽喉部黏膜湿润;也可以含服润喉糖,如西瓜霜润喉糖、金嗓子喉宝等,缓解咽干、咽痒等症状。

2. 避免刺激性食物

在高发季,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大蒜等,以免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症状。同时,应避免吸烟、饮酒,减少对咽喉部的损伤。

3. 药物治疗

如果咽喉部症状严重,如剧烈咳嗽、咽喉肿痛等,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止咳药(如右美沙芬)、祛痰药(如氨溴索)、含片(如碘含片)等。

四、日常管理与预防措施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的最有效方法。在高发季,应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如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如果必须外出,应佩戴口罩,选择具有过滤功能的口罩,如 N95 口罩、医用外科口罩等,以减少吸入过敏原的机会。此外,还应注意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间,清理灰尘,减少尘螨滋生;避免饲养宠物,或定期给宠物洗澡、梳理毛发,减少动物皮屑的传播。

(二)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应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E、锌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瑜伽等,每周至少进行 3-5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三)过敏原检测与免疫治疗

如果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种类。目前常用的过敏原检测方法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等。根据过敏原检测结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进行免疫治疗等。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提取物的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的治疗方法,包括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含服免疫治疗等。免疫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疗程较长,一般需要 3-5 年,但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减少药物使用,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五、就医指引

(一)就医时机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过敏性鼻炎症状严重,如持续性鼻塞、大量清水样鼻涕、频繁喷嚏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伴有发热、头痛、嗅觉丧失等症状,可能合并感染或其他疾病;

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咽喉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并发症症状;

经过自我护理和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二)就医科室

过敏性鼻炎属于耳鼻喉科疾病,因此应首先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如果合并有眼部症状,如眼痒、结膜充血等,也可以同时前往眼科就诊。

(三)就医前准备

在就医前,应做好以下准备:

记录症状发作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以及诱发因素等,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

整理已使用过的药物名称、剂量、使用时间和效果等信息,供医生参考;

如果进行过过敏原检测或其他相关检查,应携带检查报告。

(四)就医后配合治疗

就医后,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应注意观察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总之,在过敏性鼻炎高发季,做好精准的耳鼻喉护理至关重要。通过了解过敏性鼻炎的基础知识、明确高发季诱因、掌握有效的护理攻略、加强日常管理与预防以及及时就医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度过一个舒适的高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