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腹痛?当心卵巢囊肿!这些症状别忽视

 

月经不调、腹痛?当心卵巢囊肿!这些症状别忽视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妇科 门娴

 

引言

许多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偶尔会出现月经不调或下腹疼痛的情况,有些人觉得这是"正常现象",忍一忍就过去了。然而,这些症状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提示可能存在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女性生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疾病,虽然大多数属于良性,但如果不及时关注和治疗,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卵巢囊肿的成因、症状、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帮助女性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指在卵巢内或表面形成的囊状结构,内部可能充满液体、半固体或气体。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排卵和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由于卵巢每个月都会经历卵泡发育和排卵的过程,因此很容易形成生理性囊肿,这类囊肿通常无害,并可能自行消失。然而,部分囊肿可能持续增大或发生恶变,需要医学干预。

卵巢囊肿的主要类型

1、功能性囊肿  

卵泡囊肿:卵泡在排卵期未能破裂释放卵子,继续增大形成囊肿。  

黄体囊肿:排卵后黄体未正常退化,内部积液形成囊肿。  

2、病理性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卵巢内,形成陈旧性积血囊肿。  

畸胎瘤(皮样囊肿):由生殖细胞分化形成,可能含有毛发、牙齿等组织。  

囊腺瘤:由卵巢上皮细胞形成,分为浆液性和黏液性两种,有一定恶变风险。  

3、恶性肿瘤相关囊肿  

部分卵巢囊肿可能是卵巢癌的早期表现,需提高警惕。

 

二、卵巢囊肿的常见症状

卵巢囊肿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但随着囊肿增大或发生扭转、破裂等情况,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月经不调

月经周期紊乱(提前或推迟), 经量异常(过多或过少), 非经期出血(如排卵期出血)。  

2、下腹疼痛

持续性隐痛或胀痛,突发剧烈疼痛(可能提示囊肿破裂或扭转),性交痛(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3、压迫症状

尿频(囊肿压迫膀胱),便秘(囊肿压迫直肠),腹胀、消化不良。

4、其他症状

不孕(囊肿影响排卵或输卵管功能),体重异常增加(某些囊肿可能导致激素紊乱)。  

注意: 如果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可能是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

 

三、哪些女性更容易得卵巢囊肿?

虽然卵巢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但以下人群风险较高:

青春期及育龄期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  

有卵巢囊肿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家族史者  

长期内分泌失调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长期服用促排卵药物者(如试管婴儿治疗期间)  

未生育或晚育女性(排卵次数较多,卵巢负担大)  

 

四、如何诊断卵巢囊肿?

如果怀疑自己有卵巢囊肿,应及时就医检查,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1、妇科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判断卵巢是否有异常增大或肿块。

2、超声检查(B超)

经阴道超声(更清晰,适用于已婚女性),腹部超声(适用于未婚女性或初步筛查),可观察囊肿的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如是否含实性成分、血流信号等)。

3、血液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A125、HE4等,辅助判断良恶性),激素水平检测(如雌激素、孕激素、FSH等,评估内分泌状态)。  

4、其他检查(必要时)

MRI或CT(进一步明确囊肿性质),腹腔镜检查(兼具诊断和治疗作用,适用于复杂病例)。  

 

五、卵巢囊肿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案需根据囊肿类型、大小、症状及患者年龄、生育需求等综合决定。

1、观察等待

适用于生理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消退。建议定期复查B超监测变化。

2、药物治疗

短效避孕药(调节激素,抑制囊肿生长),GnRH激动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降低雌激素水平),止痛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但不能消除囊肿)。  

3、手术治疗

腹腔镜微创手术(适用于较大的囊肿、畸胎瘤或疑似恶变者),开腹手术(适用于巨大囊肿或恶性肿瘤),卵巢囊肿剔除术(保留卵巢,适合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卵巢切除术(适用于绝经后女性或恶性囊肿)。  

 

六、如何预防卵巢囊肿?

虽然卵巢囊肿无法完全避免,但以下措施可降低风险:

1、定期妇科检查(每年至少一次B超)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熬夜、压力过大)  

3、合理避孕(减少人工流产对卵巢的伤害)  

4、关注月经变化(如长期不规律,及时就医)  

5、避免滥用激素类药物(如紧急避孕药、促排卵药)  

 

七、总结

卵巢囊肿是女性常见疾病,大多数属于良性,但不可掉以轻心。如果出现月经不调、下腹疼痛、异常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延误治疗。通过定期体检、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治疗,可以有效管理卵巢囊肿,保护生育能力和整体健康。

记住: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如有不适,请尽快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