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养胃不是 “喝白粥”,正确护理看这里
慢性胃炎:养胃不是 “喝白粥”,正确护理看这里
方艾竹 林州市姚村卫生院内科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慢性胃炎已成为困扰众多人群的常见疾病。据统计,我国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 80% 以上,不少人都有过胃部胀痛、反酸、嗳气的经历。当胃部出现不适,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 “喝白粥养胃”,然而,这种传统认知并不完全正确。了解慢性胃炎的成因、症状,打破常见的养胃误区,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才能真正呵护胃部健康,缓解病痛。
一、揭开慢性胃炎的 “神秘面纱”
(一)病因溯源
慢性胃炎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最主要的病因之一,这种细菌能够在胃部强酸环境中生存,通过分泌尿素酶等物质破坏胃黏膜屏障,引发炎症反应。数据显示,约 70%-90% 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如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偏好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经常食用腌制熏烤食品等,会反复刺激胃黏膜,使其长期处于损伤状态。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以及滥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也会损伤胃黏膜,增加慢性胃炎的发病风险。另外,胆汁反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胆汁中的胆盐会破坏胃黏膜的黏液屏障,引发胃黏膜炎症。
(二)类型与症状表现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常出现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疼痛无明显规律,进食后可能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除了上述症状外,还可能伴有消瘦、贫血等症状,这是因为胃黏膜萎缩导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的吸收。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通过胃镜检查发现。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存在一定的癌变风险,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打破 “喝白粥养胃” 的误区
(一)白粥并非适合所有患者
传统观念认为,白粥清淡易消化,能减轻胃部负担,是养胃的佳品。然而,对于慢性胃炎患者来说,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白粥经过长时间熬煮,淀粉会分解为糊精,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快速上升,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慢性胃炎患者不利。而且,白粥属于流质食物,长期大量食用会稀释胃液,影响胃的消化功能,还可能导致胃的蠕动能力减弱。此外,白粥营养单一,缺乏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重要营养素,长期以白粥为主食,会造成营养不良,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二)其他常见误区
除了 “喝白粥养胃”,还有不少关于养胃的错误认知。比如,很多人认为 “胃不好要多吃面食”,虽然面食相对容易消化,但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慢性胃炎患者,面食中的淀粉在消化过程中会刺激胃酸分泌,反而加重烧心、反酸等症状。还有人觉得 “喝牛奶能养胃”,实际上,牛奶中的乳糖和脂肪会刺激胃酸分泌,对于胃溃疡患者,空腹喝牛奶还可能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另外,一些人认为 “少食多餐能减轻胃部负担”,但过于频繁进食会导致胃酸持续分泌,反而不利于胃黏膜修复。
三、慢性胃炎的科学护理之道
(一)饮食调理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主食:慢性胃炎患者可以选择发酵面食,如馒头、花卷等,发酵过程会使部分淀粉分解,更易消化。燕麦、糙米等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但要注意煮软煮烂后食用,避免加重胃部负担。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可适当吃一些苏打饼干,其碱性成分能中和胃酸。
保证蛋白质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可选择瘦肉、鱼类、鸡肉、蛋类、豆腐等。烹饪方式以清蒸、炖煮为宜,避免油炸、油煎。例如,清蒸鲈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是慢性胃炎患者的理想选择。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对胃部健康有益。但要注意选择新鲜、易消化的品种,如胡萝卜、南瓜、菠菜、苹果、香蕉等。避免食用过酸、过甜的水果,如柠檬、山楂等,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蔬菜要洗净煮熟,避免生冷食物。
饮食规律与禁忌: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减轻胃部消化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二)生活习惯养成
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是胃部自我修复的重要保障。每天应保证 7-8 小时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长期熬夜会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修复,加重胃炎症状。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还能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每周运动 3-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但要注意避免在饭后立即运动,以免影响消化。
调节情绪:精神因素与胃部健康密切相关,长期的焦虑、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胃肠神经功能,导致胃酸分泌失调,加重胃炎症状。因此,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旅游、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释放不良情绪。
(三)规范治疗与定期复查
一旦确诊为慢性胃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需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根治,即质子泵抑制剂 + 铋剂 + 两种抗生素,疗程通常为 10-14 天。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停药或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慢性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一般来说,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每 1-2 年复查一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每半年至 1 年复查一次,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慢性胃炎的护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仅仅依赖 “喝白粥” 等单一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调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规范的治疗,才能有效缓解症状,促进胃黏膜修复,预防病情恶化。呵护胃部健康,从现在开始,用正确的方法,为胃撑起一把 “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