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炎症反复发作?这些护理要点要牢记

妇科炎症反复发作?这些护理要点要牢记

汪德荣 固始县人民医院

一、常见妇科炎症类型及特点

妇科炎症涵盖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炎症有着独特的发病机制与症状表现。阴道炎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炎症之一,根据致病原因又可细分为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患者会出现白带呈豆腐渣样、外阴瘙痒灼痛等症状,尤其在夜间瘙痒加剧,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白带多呈黄绿色、泡沫状,还伴有异味,部分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细菌性阴道病则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白带增多且带有鱼腥味,性交后气味会加重。

宫颈炎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宫颈引起,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症状较为明显,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脓性,伴有腰部酸痛、下腹坠胀等症状。若急性宫颈炎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就会转为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患者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发黄,性交后出血等症状,长期炎症刺激还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盆腔炎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炎等,是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盆腔炎多发生于性活跃期女性,急性盆腔炎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下腹部剧烈疼痛,伴有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若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彻底,易转为慢性盆腔炎,导致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还可能引发输卵管粘连、阻塞,造成不孕或宫外孕等严重后果。

二、妇科炎症反复发作的根源

(一)治疗不规范

许多女性在治疗妇科炎症时,症状稍有缓解就自行停药,没有完成整个疗程。以霉菌性阴道炎为例,治疗通常需要连续用药 1 - 2 周,若患者在用药 3 - 5 天后,瘙痒等症状减轻就停止用药,此时阴道内的念珠菌并未被彻底清除,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念珠菌就会再次大量繁殖,导致炎症复发。此外,部分患者在未明确炎症类型的情况下,自行购买药物治疗,药不对症不仅无法治愈炎症,还可能破坏阴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使炎症反复。

(二)生活习惯不良

不良的生活习惯为妇科炎症的反复发作创造了条件。不注意个人卫生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不勤换内裤,内裤上会滋生大量细菌,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细菌生长。使用不合格的卫生用品,如质量不过关的卫生巾、护垫等,也容易引发感染。此外,过度清洁阴道同样不可取,有些女性认为阴道越干净越好,频繁使用阴道冲洗液冲洗阴道,这样会破坏阴道内的酸性环境和正常菌群,使阴道的自净能力下降,反而更容易受到细菌、真菌等病原体的侵袭。

(三)免疫力低下

女性的免疫力与妇科炎症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使身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减弱。例如,长期熬夜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白细胞的活性降低,无法及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营养不良也是导致免疫力低下的重要因素,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会影响免疫细胞的生成和功能。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酸度增高,有利于念珠菌生长,所以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

(四)交叉感染

性生活是妇科炎症交叉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一方感染了病原体,在未治愈的情况下进行性生活,就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另一方。例如,男性感染滴虫后,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在性生活中会将滴虫传染给女性,导致女性滴虫性阴道炎反复发作。此外,一些间接接触也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如使用公共浴巾、浴盆、游泳池等,若这些公共设施被病原体污染,女性接触后就有感染的风险。

三、日常护理要点

(一)外阴清洁与护理

正确清洁外阴是预防和护理妇科炎症的关键。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即可,不需要使用肥皂、沐浴露等清洁剂,因为这些清洁剂可能会破坏外阴皮肤的酸碱平衡,导致皮肤干燥、瘙痒。清洗时要注意从前向后清洗,避免将肛门处的细菌带到阴道。清洗外阴的盆和毛巾要专人专用,定期用开水烫洗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内裤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应选择棉质、透气性好的内裤,棉质内裤能让皮肤保持干爽,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内裤要每天更换,换下的内裤及时清洗,避免长时间放置滋生细菌。清洗内裤时要用专门的内衣洗涤剂,避免与其他衣物混合清洗,防止交叉感染。洗后的内裤要在阳光下充分暴晒,利用紫外线杀死细菌。

(二)性生活卫生

性生活前后的卫生清洁必不可少。性生活前,男女双方都要用温水清洗外生殖器,去除污垢和细菌,降低感染的风险。性生活过程中,要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安全套不仅能有效避孕,还能减少性传播疾病和妇科炎症的发生。性生活后,女性应及时排尿,通过尿液的冲刷作用,将尿道内的细菌排出体外,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一方患有妇科炎症,在治愈前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例如,女性患有霉菌性阴道炎时,男性也可能被感染,虽然男性感染后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会成为传染源,导致女性炎症反复发作。因此,夫妻双方应同时接受治疗,确保彻底治愈。

(三)经期护理

经期女性的身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所以经期护理尤为重要。要选择质量合格、透气性好的卫生巾,尽量避免使用带有香味的卫生巾,因为香味添加剂可能会刺激外阴皮肤。卫生巾要勤更换,每 2 - 3 小时更换一次,避免经血长时间与外阴皮肤接触,滋生细菌。

经期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可以多喝热水或红糖水,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经期不适。同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盆腔充血加重经期症状。此外,经期要避免盆浴和游泳,因为此时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盆浴和游泳容易使污水进入阴道,引发感染。

四、饮食与运动调理

(一)饮食要点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妇科炎症反复发作。在日常饮食中,应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强免疫力,可以多吃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 E 也是一种抗氧化剂,对维持生殖系统健康有重要作用,坚果、橄榄油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 E。矿物质如锌、铁等对免疫系统也有重要影响,瘦肉、豆类、贝类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锌和铁。

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盆腔血管扩张,加重炎症症状。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等不易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身体的新陈代谢。此外,要减少甜食的摄入,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血糖升高,使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为念珠菌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二)运动建议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预防妇科炎症。建议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

除了有氧运动,还可以进行一些针对盆底肌肉的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凯格尔运动可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阴道松弛,预防子宫脱垂、尿失禁等问题。具体做法是:收缩盆底肌肉,保持 5 - 10 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 10 - 15 次为一组,每天进行 3 - 4 组。

五、心理调节与疾病预防

(一)心理调节的重要性

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身体的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妇科炎症发生和复发的风险。例如,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会使体内激素水平失衡,影响阴道内的微生态环境,从而诱发妇科炎症。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预防和治疗妇科炎症至关重要。

女性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当感到压力大、情绪不好时,可以选择与家人、朋友倾诉,分享自己的感受,获得情感支持。也可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绘画、书法、瑜伽等,在专注于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此外,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也能帮助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感。

(二)定期体检与预防接种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是早期发现和预防妇科炎症的重要手段。建议女性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妇科检查,包括妇科常规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涂片检查等。通过妇科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炎症的早期症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女性,还可以考虑接种宫颈癌疫苗。宫颈癌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接种宫颈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 HPV 感染,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不同价型的疫苗预防的 HPV 亚型有所不同,女性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疫苗进行接种。

六、治疗与康复注意事项

(一)规范治疗

一旦确诊患有妇科炎症,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规范治疗。治疗过程中,要按时服药、用药,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对于外用药物,如栓剂、洗剂等,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确保药物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在治疗期间,要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在治疗结束后,需要在下次月经干净后复查白带常规,连续三次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才算彻底治愈。

(二)康复期护理

经过规范治疗,炎症症状消失后,并不意味着完全康复,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康复期护理。康复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再次感染。饮食上要继续保持清淡、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牛奶、鱼肉等,帮助身体恢复。

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康复期,应避免性生活,给身体足够的时间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