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泌尿外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
毛克然 原阳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家里要是有人刚做完泌尿外科手术,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里有个事儿得格外重视,那就是预防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这玩意儿,就跟身体里藏着的 “定时炸弹” 似的,一旦 “爆炸”,血栓顺着血液跑到肺里,引发肺栓塞,严重起来能要命。别害怕,只要术后护理做到位,风险能大大降低。今天咱就好好唠唠,泌尿外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那些实用护理窍门。
活动:别老躺着,动起来才保险
好多人都觉得手术后就得乖乖躺着养着,其实这是个误会。长时间一动不动地躺着,腿上血管里的血液流速就变慢了,就像小水沟里的水快干了,流不动了,慢慢地就容易 “结块”,形成血栓。所以,术后得赶紧鼓励患者多活动,越早开始越好。
刚做完手术那几天,要是还下不了床,也别闲着。在床上就能做些简单的活动,比如活动活动脚趾头。想象自己在做 “脚趾健身操”,把脚趾头用力往上翘,坚持个 5 到 10 秒钟,感受脚趾和小腿肌肉的拉伸,再使劲往下压,同样保持几秒,这么重复个 15 到 20 次。做完脚趾操,还能勾勾脚背,伸直小腿,让小腿的肌肉一张一弛,就跟给血管做按摩似的,能帮助血液流动起来。有些患者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活动太简单,没啥效果,其实别小看这些小动作,积少成多,它们能有效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就像邻居家的王大爷,做完前列腺手术卧床期间,每天坚持做这些活动,腿部血液流通顺畅,恢复得比同病房不活动的病友快多了。
等身体稍微好点儿,能坐起来了,就多在床边坐坐。坐着的时候也别偷懒,可以转转脚踝,顺时针转个 5 到 8 圈,再逆时针转相同圈数,活动活动关节。要是体力还行,在家人或者护士的搀扶下,在病房里慢慢溜达溜达,哪怕只走几步也成。就像小孩子刚学走路,一步一步慢慢来,活动量慢慢往上加。一开始,可能走几步就气喘吁吁、伤口也有点疼,这时候别灰心,休息一会儿再继续。随着身体恢复,可以适当延长散步时间,从刚开始的几分钟,逐渐增加到 10 分钟、15 分钟。但要注意,活动的时候别太着急,也别用力过猛,免得扯到伤口。要是患者觉得伤口疼、头晕或者喘不上气,就赶紧停下来歇一歇。
饮食:吃对了,血液流动更顺溜
合理饮食对预防深静脉血栓也有帮助。手术后,患者身体要恢复,饮食得既能保证营养,又不能让血液变得太 “黏糊”。
首先,得让患者多喝水。每天至少喝 1500 - 2000 毫升,差不多就是 7 - 8 杯水的量。多喝水就好比给身体里的 “小河道” 加水,能让血液变稀,流动得更顺畅。可以准备个漂亮的水杯,提醒患者时不时喝几口,别等渴得不行了才想起来喝。比如准备一个带刻度的保温杯,患者每喝一次就在杯身上做个小标记,这样能清楚知道自己喝了多少水。有些患者不喜欢喝白开水,觉得没味道,也可以泡点淡茶水、柠檬水,换着口味喝,但别放太多糖。
在食物选择上,多吃蔬菜水果肯定没错。蔬菜里的膳食纤维就像 “肠道小扫帚”,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要是便秘了,患者一使劲,肚子里压力就增大,会影响下肢血液回流,容易长血栓。像菠菜、芹菜、苹果、香蕉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把蔬菜变着法儿做,比如和鸡蛋一起炒,做成营养丰富的蔬菜炒蛋;或者把胡萝卜、西兰花、土豆切成小块,和排骨一起炖成蔬菜排骨汤,既有营养又好喝。水果切成小块,方便患者吃,要是冬天水果太凉,也可以稍微用温水泡一下再吃。
蛋白质也不能少,它可是身体恢复的 “建筑材料”。可以吃点鸡肉、鱼肉、豆腐这些,它们脂肪少,还容易消化。比如清蒸鲈鱼,肉质鲜嫩,富含优质蛋白;豆腐可以做成麻婆豆腐,味道好又下饭。但要少吃油腻、高脂肪的食物,像油炸食品、肥肉这些,吃多了血液里脂肪就多,血液就变得 “黏糊糊” 的,增加血栓风险。像炸鸡腿、红烧肉这类食物,在恢复期间尽量别吃,等身体完全康复了,偶尔吃一点解解馋就行。
压力袜:给血管请个 “小助手”
有些患者术后,医生会建议穿压力袜,可别小瞧这双袜子,它就像给血管请了个得力的 “小助手”。压力袜可不是普通袜子,它从脚踝到大腿,压力是逐渐变小的,能把腿上的血液往心脏方向挤压,让血液流动得更快。
穿压力袜的时候有讲究。先把袜子翻过来,像卷袖子一样卷到脚尖那儿,然后把脚慢慢伸进袜子,再一点点往上拉,调整好位置,让袜子平整地贴在腿上,别留褶皱。穿的时候可以对着镜子,这样能更清楚地看到袜子是否穿得整齐。每天早上起床前穿上,晚上睡觉前脱下来。要是穿着觉得不舒服,比如勒得太紧、皮肤发红,要赶紧告诉医生,看看是不是尺码不合适。不同品牌的压力袜尺码可能不一样,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腿围、身高体重等情况,推荐合适的尺码。有些患者可能觉得穿压力袜太麻烦,不想穿,这时候家属要多劝劝,讲讲压力袜对预防血栓的重要性,让患者坚持穿着。
观察:多留意,异常情况早发现
预防深静脉血栓,光做好护理还不够,平时得多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要经常看看患者的腿,两边对比着看。要是发现一条腿比另一条腿明显肿了,或者皮肤颜色变红、变紫,摸上去温度也比另一边高,那可得小心了,这可能是深静脉血栓的信号。
另外,要是患者说腿疼,尤其是小腿肚那儿疼,或者感觉腿发麻、没力气,也要提高警惕。还有,突然出现呼吸急促、胸口疼,可别以为是累着了,这有可能是血栓跑到肺里了,一定要马上叫医生。有个真实的案例,李阿姨做完膀胱手术回家后,有天突然感觉胸口疼、喘不上气,家人以为是累着了,休息一会儿也没缓解,赶紧送医,最后发现是血栓引发了肺栓塞,好在送医及时才脱离危险。所以,家属平时要多和患者聊聊天,问问他们有没有哪儿不舒服。一旦发现异常,千万别耽搁,赶紧告诉医护人员,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把危险降到最低。
药物:听医生的,按时用药
除了上面这些护理措施,有些患者术后还得吃预防血栓的药,或者打抗凝针。这些药物就像 “血液清道夫”,能防止血液凝固成块。
一定要按照医生说的时间和剂量吃药、打针,可不能自己随便停药或者增减药量。有的患者觉得吃了几天药,身体没啥不舒服,就不想吃了,这可不行。突然停药可能会让血栓又回来了。要是吃药过程中出现牙龈出血、皮肤有瘀斑这些情况,也别慌,及时告诉医生,看看需不需要调整用药。比如张叔叔术后吃抗凝药,有次刷牙时牙龈出血比较严重,他赶紧联系医生,医生让他先停药观察,并调整了用药方案,之后就没再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患者和家属一定要重视药物治疗,把吃药、打针的时间记在本子上,或者设置手机提醒,确保按时用药。
泌尿外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得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一起努力。从多活动、合理饮食,到穿压力袜、观察身体、按时用药,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只要把这些护理措施都做到位,就能给患者的康复之路加把 “安全锁”,让他们早点健健康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