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油限盐,为健康 “减减负”
控油限盐,为健康 “减减负”
袁运莉 潢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丰富多样的美食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味蕾需求。然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往往忽略了饮食中隐藏的健康危机 —— 过量的油和盐摄入。油盐虽小,却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深远影响。学会控油限盐,成为了为健康 “减负” 的关键一步。
高油高盐饮食的现状
如今,高油高盐食物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外卖食品、加工零食、餐厅菜肴,很多都为了追求口感而加入了大量的油和盐。以常见的快餐为例,一份炸鸡套餐,其中炸鸡经过油炸,吸收了大量油脂,薯条也是高油食品,再搭配上高盐的调味酱料,一顿饭下来,油盐摄入量轻松超标。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远远超出《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 25 - 30 克,部分地区甚至高达 40 - 50 克;而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也远超推荐的不超过 5 克,达到 10 克左右,长期处于高油高盐饮食状态。
高油饮食的危害
肥胖
油脂是高热量物质,每克油脂能提供约 9 千卡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两倍多。长期过量摄入油脂,身体无法及时消耗这些多余的能量,它们便会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肥胖不仅影响美观,更是众多慢性疾病的根源,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风险会随着体重的上升而显著增加。
心血管疾病风险攀升
高油饮食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导致血脂异常。过多的脂质会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粥样斑块,使血管变窄、变硬,影响血液流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发展,就容易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心血管疾病,威胁生命健康。
影响肝脏功能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油脂的代谢和转化。长期高油饮食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肝脏无法正常代谢油脂,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若不加以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严重损害肝脏功能。
高盐饮食的危害
高血压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离子摄入过多会使人体的血容量增加,为了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心脏需要更大的压力来泵血,从而导致血压升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减少食盐摄入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胃癌风险增加
高盐食物会直接损伤胃黏膜,使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弱,容易受到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同时,高盐环境会促进亚硝酸盐的生成,亚硝酸盐在胃内可能转化为亚硝胺类致癌物,长期作用下增加了胃癌的发病风险。
加重肾脏负担
肾脏是人体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的重要器官。高盐饮食会使体内钠离子增多,肾脏为了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需要加大对钠离子的排泄量,这无疑加重了肾脏的工作负担。长期处于高盐饮食状态,肾脏长期超负荷运转,容易引发肾脏疾病,如肾小球硬化、肾功能减退等。
控油限盐的方法
控油方法
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减少油炸、油煎等高油烹饪方法的使用,多采用蒸、煮、炖、烤(少用油)、凉拌等方式。清蒸鱼既能保留鱼的鲜美和营养,又大大减少了油脂的使用;水煮青菜简单健康,最后淋上少许橄榄油调味即可;烤箱烤制食物时,可在食材表面刷少量油,同样能获得美味口感,减少油脂摄入。
控制食用油用量:使用有刻度的油壶,根据家庭成员人数和膳食指南推荐量,提前量好每日所需食用油量,避免烹饪过程中盲目倒油导致用油过量。例如,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食用油用量控制在 75 - 90 克左右,均匀分配到三餐的烹饪中。
减少加工食品和外卖的摄入:加工食品如薯片、饼干、方便面等,为了延长保质期和提升口感,往往含有大量油脂。外卖食品在烹饪过程中也常常使用过多油脂来提升味道。尽量自己在家做饭,选择新鲜食材,严格控制用油,能有效减少油脂摄入。
选择优质食用油:优先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亚麻籽油、菜籽油等。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亚麻籽油富含 Omega - 3 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有益。不过,不同的食用油烟点不同,要根据烹饪方式合理选择,如橄榄油适合凉拌和低温烹饪,亚麻籽油适合凉拌或直接食用,高温烹饪则可选择烟点较高的菜籽油。
限盐方法
使用定量盐勺:购买定量盐勺,常见的盐勺规格有 2 克、3 克等,根据家庭人数和每日食盐摄入量标准,准确控制每餐用盐量。例如,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 5 克,使用 2 克盐勺,一天最多使用 2 - 3 勺盐。
减少高盐调味料的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鸡精等调味料中都含有较高的盐分。在烹饪时,减少这些高盐调味料的用量,或者选择低盐版本的产品。例如,用生抽代替老抽,因为生抽盐分相对较低且味道鲜美;使用鸡精时,注意用量,避免过量摄入盐分。
关注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许多加工食品,如火腿肠、罐头食品、腌制食品(咸菜、咸蛋)、方便面调料包等,都含有大量隐形盐。在购买食品时,仔细查看食品标签上的钠含量,尽量选择钠含量低的产品。例如,某品牌火腿肠每 100 克钠含量高达 1000 毫克,换算成食盐约为 2.5 克,若经常食用这类高盐加工食品,很容易导致食盐摄入量超标。
培养清淡口味:逐渐减少食物中的盐分添加,让味蕾适应清淡口味。可以从每餐减少一点盐开始,长期坚持,味蕾对咸味的敏感度会逐渐提高,即使是低盐食物也能品尝出美味。同时,利用葱、姜、蒜、醋、柠檬汁、香草等天然调味料来增添食物的风味,减少对盐的依赖。
控油限盐的生活小贴士
在外就餐注意事项: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厨师少放油盐。可以选择清蒸、清炒等清淡菜品,避免红烧、油炸、酱烧等高油高盐做法。对于口味较重的菜肴,可以准备一碗白开水,将食物在水中涮一下再食用,减少油盐摄入。
家庭聚餐的健康选择:家庭聚餐时,鼓励家人一起参与控油限盐。选择健康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如制作蔬菜沙拉、清蒸海鲜、炖菜等。对于腌制食品,可以减少腌制时间和盐的用量,或者用新鲜蔬菜替代。
儿童饮食的特别关注:儿童的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盐的代谢能力较弱。为儿童准备食物时,要严格控制盐的添加,尽量让孩子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避免给孩子食用高油高盐的零食和快餐食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定期体检监测: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变化。通过体检结果,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如果已经出现因高油高盐饮食导致的健康问题,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遵循控油限盐的饮食原则。
控油限盐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逐渐改变饮食习惯。通过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控制油盐用量、关注食品标签等方法,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减负”。让我们行动起来,养成控油限盐的好习惯,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降低慢性疾病风险,享受长久的健康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