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放疗患者的护理要点

居家放疗患者的护理要点

兰堃田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放疗科

在现代医学中,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大约 70% 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 40% 的癌症可以用放疗根治。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医疗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放疗患者选择居家进行治疗。居家放疗不仅能让患者在熟悉、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还能减轻医院床位压力,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然而,居家放疗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规范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放疗效果,还能有效减少放疗副作用带来的不适,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居家环境护理

(一)环境清洁与消毒

为放疗患者营造一个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放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患者的免疫力,使其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因此,患者居住的房间应每日进行清扫,采用湿式清扫的方式,避免扬尘。对于地面、家具表面等,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他符合标准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每周至少 2 - 3 次。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此外,患者使用的床单、被罩、枕套等床上用品应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干燥,建议每周更换 1 - 2 次。

(二)舒适的居住条件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让患者感觉更加舒适,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身体恢复。室内温度应保持在 22 - 24℃,湿度控制在 50% - 60%。可以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温湿度。同时,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铺,床垫软硬适中,避免过软或过硬对身体造成压迫。此外,房间的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直射,可安装窗帘或百叶窗进行调节。在噪音控制方面,要尽量减少外界噪音干扰,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

二、身体护理

(一)皮肤护理

放疗过程中,射线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皮肤出现红斑、瘙痒、脱皮、破溃等症状。因此,皮肤护理是居家放疗患者护理的重点。患者应保持放疗照射野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化妆品,如肥皂、沐浴露、香水等。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以 37 - 40℃为宜,采用温水轻轻冲洗,避免用力搓擦照射野皮肤。在穿着方面,应选择柔软、宽松、纯棉的衣物,减少衣物与皮肤的摩擦。如果皮肤出现红斑、瘙痒等症状,切勿搔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涂抹。若皮肤出现脱皮、破溃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换药处理,保持创面清洁,防止感染。

(二)口腔护理

放疗可能会引起口腔黏膜损伤,导致口腔溃疡、口干、疼痛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进食和生活质量。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至少刷牙 3 次,每次饭后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如果出现口腔溃疡,可以使用康复新液、西瓜霜喷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不适。此外,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 2000ml,以保持口腔黏膜湿润,缓解口干症状。

(三)饮食护理

放疗会消耗患者大量的能量,导致身体虚弱,因此合理的饮食营养对于患者的身体恢复至关重要。患者的饮食应遵循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原则。高热量食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等主食,可以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高蛋白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增强机体免疫力;高维生素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C、维生素 B 族等多种维生素,对身体恢复有益。同时,要注意食物的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等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烧烤等油腻、刺激性的烹饪方法。此外,要根据患者的口味和食欲进行合理搭配,鼓励患者少食多餐,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如果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时间和种类,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调理。

(四)活动与休息护理

适当的活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每天活动 30 - 60 分钟。在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 8 小时。良好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机体对放疗的耐受性。患者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三、心理护理

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疾病本身的痛苦、对治疗效果的担忧、经济压力等多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在居家放疗患者的护理中不可或缺。家属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可以引导患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丰富患者的生活,转移患者的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如果患者的不良情绪较为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治疗,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

四、病情观察与记录

(一)症状观察

患者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放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和不良反应。如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是否正常,有无发热、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观察放疗照射野皮肤的变化,如红斑、瘙痒、脱皮、破溃等情况;观察口腔黏膜是否有溃疡、疼痛、口干等症状;观察患者的食欲、进食量、大小便情况等。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记录,并与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记录与反馈

建立详细的病情记录档案,记录患者每天的症状表现、饮食情况、活动情况、用药情况等。记录内容要准确、详细、及时,为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患者到医院进行复查,将患者的病情记录和身体状况反馈给医生。在复查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五、用药护理

放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如止痛药、止吐药、升白细胞药等。家属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者用药,确保用药的剂量、时间和方法准确无误。同时,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如果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头晕等,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处理。此外,要妥善保管药物,按照药物的储存要求进行存放,避免药物变质、失效。

六、放疗设备与用品护理

如果患者需要在家中使用一些放疗相关的设备或用品,如放疗定位标记线、放疗辅助器具等,要注意对其进行护理。对于放疗定位标记线,患者要注意保护,避免涂抹、擦洗、覆盖,防止标记线模糊或消失,影响放疗的准确性。如果标记线出现模糊或脱落,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重新进行标记。对于放疗辅助器具,如体膜、真空垫等,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

居家放疗患者的护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放疗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地战胜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