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呕吐不止?中医 “脾胃调和法” 缓解妊娠恶阻有妙招

孕期呕吐不止?中医 “脾胃调和法” 缓解妊娠恶阻有妙招

徐秋云 惠济区人民医院

怀孕本是喜悦的开始,却有不少准妈妈被孕吐折磨得苦不堪言:吃啥吐啥,闻到油烟味就反胃,甚至连喝水都难以下咽。当孕吐发展到频繁呕吐、无法进食时,可能是中医所说的 妊娠恶阻。中医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平衡气机,能有效缓解症状,帮助准妈妈平稳度过孕早期。

一、为什么怀孕后脾胃会 罢工

妊娠恶阻常见于孕 6-12 周,表现为持续性恶心、呕吐频繁、全身乏力,严重时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中医认为,这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有三种类型:

脾胃虚弱型:

特点:平时就有胃胀、大便稀的问题,怀孕后呕吐清水或食物残渣,没胃口、浑身没劲。

原因:怀孕后气血集中到子宫养胎,脾胃变得更虚弱,吃进去的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反而上逆引发呕吐。

肝胃不和型:

特点:呕吐酸水或苦水,心情烦躁、胸口胀闷,嘴里发苦。

原因:孕期情绪紧张焦虑,导致肝气不畅,反过来影响胃的正常功能,胃气上逆就会呕吐。

痰湿阻滞型:

特点:呕吐黏糊糊的痰涎,嘴里发腻,肚子胀、身体困重。

原因:孕前爱吃甜腻、油腻食物,体内积累了痰湿,怀孕后痰湿随气上逆,引发呕吐。

简单来说,妊娠恶阻就像脾胃 堵车了,该往下走的气反而往上跑,中医的目标就是打通 堵点,让脾胃恢复正常工作。

二、不用吃药也能缓解孕吐?这 3 类食疗方超实用

(一)脾胃虚弱:喝暖脾胃的 止呕粥

生姜红枣小米粥

做法:小米 50 克洗净,加 3 片生姜(切丝)、5 颗红枣(去核),加水煮成粥,温温地喝。

作用:小米健脾胃,生姜止吐,红枣补气血,适合早上空腹喝,能减轻呕吐次数。

小贴士:生姜别放太多,3 片足够,以免刺激胃黏膜;粥里别加糖,清淡更好消化。

(二)肝胃不和:喝清肝和胃的 降火茶

芦根竹茹茶

做法:芦根 15 克、竹茹 10 克(中药店可买到),加水煮 5 分钟,放温后当茶喝,可加少量蜂蜜调味。

作用:芦根能清热生津,竹茹可降逆止呕,适合呕吐酸水、口苦咽干的准妈妈。

小贴士:不要喝冰镇的,常温饮用最佳,每天喝 2-3 次,连续喝 3-5 天可见效。

(三)痰湿阻滞:喝祛湿化痰的 茯苓粥

茯苓陈皮粥

 

做法:茯苓 20 克、陈皮 5 克、粳米 50 克,一起煮成粥,快熟时加一小勺红糖。

作用:茯苓健脾祛湿,陈皮理气化痰,能减轻呕吐痰涎、肚子胀的症状。

小贴士:痰湿重的准妈妈要少吃甜食和油腻食物,比如蛋糕、奶茶、油炸食品,以免加重痰湿。

三、按按穴位止孕吐,3 分钟就能起效

(一)内关穴:手腕上的 止吐按钮

位置:手腕内侧,从腕横纹向上量 3 根手指(约 2 寸),两根筋中间的位置。

操作:用大拇指用力按压,左右两侧各按 1 分钟,按到有酸胀感最好。

效果:按揉内关穴能通过神经反射抑制呕吐中枢,适合恶心想吐时紧急使用,每天可按 3-5 次。

(二)足三里穴:膝盖下的 脾胃保镖

位置:膝盖骨下方 4 根手指(约 3 寸),小腿外侧,胫骨旁开 1 根手指的位置。

操作:用大拇指揉按穴位,每次 5-10 分钟,或用热毛巾热敷,能缓解胃胀、增强食欲。

注意:孕早期如需艾灸足三里,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刺激过度。

(三)中脘穴:肚子上的 消化开关

位置:肚脐正上方 4 寸(约心窝到肚脐中点)。

操作:手掌心放在穴位上,顺时针方向揉腹,每次 10-15 分钟,以腹部微微发热为宜。

效果:揉按中脘穴可促进胃肠蠕动,减轻腹胀,适合饭后半小时操作。

四、中药调理:分体质开方,安全又有效

如果孕吐严重,食疗和穴位按摩效果不明显,可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中药。中医根据不同体质辨证用药:

脾胃虚弱型:常用香砂六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案例:28 岁的张女士孕 7 周时每天呕吐 5-6 次,服用香砂六君子汤 1 周后,呕吐减至每日 2 次,食欲逐渐恢复。

肝胃不和型:常用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党参、生姜等),疏肝清热、和胃止呕。

加减:若口苦明显,可加黄芩清热;若失眠烦躁,可加炒枣仁安神。

痰湿阻滞型:常用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生姜、茯苓等),化痰祛湿、降逆止呕。

注意:半夏有一定毒性,需经炮制(如姜半夏)并严格控制剂量,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

五、出现这些情况,必须马上就医!

虽然中医对妊娠恶阻有较好疗效,但以下情况需及时中西医结合治疗:

完全无法进食饮水超过 24 小时:可能导致脱水、酮症酸中毒,需西医静脉补液(补充葡萄糖、电解质)。

呕吐物带血或呈咖啡样:提示胃黏膜损伤,需进一步检查排除胃溃疡等疾病。

体重较孕前下降超过 5%:如孕前 60 公斤,孕后体重不足 57 公斤,需评估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案例:32 岁的李女士孕 9 周时呕吐致尿酮体(+++),西医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同时服用中药香砂六君子汤,3 天后呕吐减轻,复查指标恢复正常。

六、预防孕吐:孕前调体质,孕后巧护理

(一)孕前调理:打好脾胃基础

脾胃虚弱者:孕前 3 个月可服用四君子汤(党参 15g、白术 12g、茯苓 12g、甘草 6g),每周 2-3 次,增强脾胃功能。

情绪焦虑者:常喝玫瑰花陈皮茶(玫瑰花 5g + 陈皮 3g),疏肝理气,减少孕期肝郁化火的可能。

(二)孕后护理:科学应对孕吐

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每餐吃 5-6 分饱,避免空腹诱发呕吐;
2.随身携带苏打饼干、烤馒头片,恶心时少量咀嚼;
3.避免接触油烟、腥味,可让家人代劳烹饪。

情绪管理:
1.每天进行 10 分钟正念冥想或听轻音乐,缓解焦虑;
2.与家人或孕友交流,分享经验,减轻心理压力。

环境调整: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在床头放置柠檬片,通过嗅觉刺激减轻恶心;
2.避免长时间待在厨房,必要时使用空气净化器。

结语:孕吐是暂时的,科学调理少遭罪

妊娠恶阻虽然让人难受,但通过中医调理脾胃、平衡气机,多数准妈妈能顺利度过孕早期。关键要做到 早识别、早干预:轻微孕吐可尝试食疗和穴位按摩,严重时及时就医,中西医结合效果更佳。记住,保持乐观心态,合理饮食,这段特殊的经历终会成为迎接新生命的温暖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