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血压背后的“隐形杀手”

揭秘高血压背后的“隐形杀手”

陈晓东 新密市曲梁镇中心卫生院内科

高血压在现代医学中是屡见不鲜的词汇,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隐形杀手”。它之所以被称为“隐形”,是因为在高血压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高血压却在无声无息中损害着人体的各个器官,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一、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

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或动脉性高血压,是指在血管内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根据既往《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高血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高血压1级(轻度):这一级别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表现为收缩压(高压)在140至159毫米汞柱(mmHg)之间,而舒张压(低压)则在90至99毫米汞柱之间。

高血压2级(中度):对于高血压2级的患者,他们的血压值进一步升高,收缩压达到160至179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则在100至109毫米汞柱之间。

高血压3级(重度):高血压3级是最严重的一级,患者的血压值明显升高,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则超过110毫米汞柱。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总数的90%)和继发性高血压(约占10%)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二、高血压的“隐形”损害

高血压之所以被称为“隐形杀手”,是因为它在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长期的高血压却会对人体的各个器官造成损害。

首先,高血压长期作用于心脏,可能导致左心室壁增厚,形成左室肥厚,进而可能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胸痛、胸闷、气促等症状。

其次,高血压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常常并存,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加剧了病情的恶化。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而高脂血症则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再者,高血压还可能导致肾脏病变,长期高血压可引发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等肾脏损害,导致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此外,高血压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些疾病可能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除了上述合并疾病外,高血压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主动脉夹层、眼部血管异常等。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危险的疾病,患者可能出现突发严重胸痛、血压下降等症状;而眼部血管异常则可能导致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问题。

此外,高血压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导致记忆理解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展为痴呆。其他可能相关的伴发症状还包括眼底出血、面部潮红、晕眩等,这些症状可能与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病变和神经调节异常有关。

三、高血压的“隐形”原因

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

遗传因素:高血压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那么个体患高血压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逐渐老化,弹性降低,导致血压升高。因此,高血压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

饮食习惯: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过量的钠盐摄入会导致体内水分潴留,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升高。此外,缺乏钾、镁、钙等矿物质以及叶酸等营养素也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体重因素: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体重过重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压升高。

精神压力:长期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会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失衡,引起血压升高。此外,睡眠不足、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也可能影响血压水平。

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会导致血管功能下降,影响血压调节。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麻黄类药物、口服避孕药等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四、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

鉴于高血压的严重危害和复杂原因,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非常重要。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戒烟限酒、增加运动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药物治疗:对于高血压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常用药品包括沙坦类(缬沙坦、氯沙坦钾、厄贝沙坦)、普利类(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来降压;也常用地平类(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扩张血管降压,长期使用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可排尿降压。日常可遵医嘱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有助于预防复发。

定期体检: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压测量、心电图、肾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并发症和评估治疗效果。

治疗原发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以控制血压水平。

这位“隐形杀手”,无声地损害着我们的健康。从心脏到肾脏,从神经到眼睛,高血压的影响无处不在。要战胜它,我们需了解它的分类、损害及原因,并采取行动: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定期体检,积极治疗原发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抵御高血压的威胁,享受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