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急救:如何正确止血与包扎

外伤急救:如何正确止血与包扎

李俊丽  淮滨县人民医院

在日常生活中,外伤事故时有发生,无论是轻微的擦伤还是严重的撕裂伤,正确的急救措施都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止血和包扎作为外伤急救的两个基本步骤,对于减少血液流失、预防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外伤急救中如何正确止血与包扎的方法,帮助大家在面对外伤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

一、止血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止血的重要性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携带着氧气和营养物质供给全身各组织器官。在外伤事故中,一旦血管破裂,血液就会从伤口流出。大量失血不仅会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外伤急救中,迅速有效地止血是首要任务。

(二)止血的方法

1. 直接压迫法

直接压迫法是最简单、最常用的止血方法。当伤口出血时,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手帕等物品直接压在出血部位上,然后用力按住,使血管受压闭合,血流中断。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在压迫的同时,可以抬高受伤部位,以减少出血量。

2. 加压包扎法

加压包扎法是在直接压迫法的基础上,用绷带、三角巾等物品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四肢和躯干部的伤口。在包扎时,应注意松紧适度,既要达到止血的效果,又要避免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同时,要定期检查包扎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

3. 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利用手指压迫出血部位附近的动脉或静脉,使血流中断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面部、颈部和四肢的动脉出血。在指压时,应用力适中、持久稳定,同时要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的皮肤和组织。

4.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是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一种止血方法。当其他止血方法无效时,可以用橡皮管、布条等物品在伤口近心端进行结扎,以阻断血流。但这种方法易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因此在使用时应严格控制时间,每隔30-60分钟应松开止血带5-10分钟,以避免长时间缺血。

二、包扎的重要性及方法

(一)包扎的重要性

包扎是外伤急救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通过包扎,可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和细菌侵袭,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包扎还可以固定敷料和伤口,防止出血和水肿;此外,包扎还可以减轻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

(二)包扎的方法

1. 清洁伤口

在进行包扎前,首先要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去除污物、血迹和异物。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干净的布擦干伤口。

2. 选择合适的敷料

根据伤口的大小、深度和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常用的敷料有纱布、绷带、棉垫等。在选择敷料时,应注意其无菌性和透气性。

3. 进行包扎

将敷料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进行包扎。在包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松紧适度:包扎过紧会导致肢体缺血坏死,包扎过松则无法起到固定和保护作用。因此,在包扎时要根据伤口情况和患者感受调整松紧度。

2)固定牢靠:包扎后应确保敷料和伤口固定牢靠,不易脱落或移位。可以用绷带或三角巾在伤口周围进行固定。

3)保护伤口:在包扎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的皮肤和组织,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

4)留出观察空间:在包扎时,应留出一定的观察空间,以便随时观察伤口情况和调整包扎方式。

4. 定期检查

包扎完成后,应定期检查伤口情况和包扎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包扎方式或就医处理。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止血和包扎时,要保持冷静、迅速而准确地操作。避免惊慌失措导致操作失误。

2. 在使用止血带时,要严格控制时间,避免长时间缺血导致肢体坏死。

3. 在清洁伤口时,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或消毒剂,以免加重伤口损伤。

4. 在选择敷料时,要确保其无菌性和透气性,避免使用过期或污染的敷料。

5. 在包扎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伤口周围的皮肤和组织,避免过度牵拉或压迫。

6. 对于严重出血或无法控制的出血情况,应及时就医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四、结语

外伤急救中的止血和包扎是两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通过掌握正确的止血和包扎方法,我们可以在面对外伤时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或救助他人。同时,我们也要重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预防工作,减少外伤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