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与水的交响--重症肺超

气与水的交响--重症肺超

闫禹  南阳市中心医院创伤与神经重症病区

在医学超声的家族里,重症肺部超声(简称重症肺超)无疑是一个另类,不同于其他超声检查是对被检查器官的“写实”,重症肺超更突出“写意”,将肺部由于肺气和肺水占比变化产生的一系列伪像理论化、系统化、流程化、科学化,完美阐释了肺部的病理生理学,实现了肺部病因的鉴别诊断,并成功指导临床实践。

由于气体对超声波的强反射性,超声波难以穿透气体,也就无法扫查含气量大的器官组织,如肺部及胀气的肠管,故传统上肺部是超声检查的盲区和禁区。重症肺超打破了这一禁忌,尽管出道较晚,但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后来居上,成为重症ICU里公认的比听诊器更灵敏好用的肺部检查工具。

重症肺超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超声扫查肺部时,不同肺气/肺水比会产生的一系列具有规律性的伪像(征象),将这种规律性理论化、系统化就完美还原了不同肺气/肺水比所代表的病理生理,再流程化,就能科学指导临床实践了。

具体来说,根据肺部气/水比例的不同产生“PABCP”系列征象。当肺部病理性含气比例增大至最大时产生了第一个“P”征象,即气胸征象,包括肺滑动征消失、肺搏动征消失、海岸征消失代之以平流层征及出现“肺点”;当正常肺充气时为“A”征象,即A线,本质为胸膜线的伪影;当肺水增加出现气/水比例下降时会出现“B”征象,即B线,并随着气/水比例的逐步下降依次出现B7线、B3线及B线融合(白肺),但只要肺泡内还有一丁点气,就依旧显示为“B”征象;当肺泡内完全被液体填充、完全失充气后就来到了“C”征象,包括碎片征(小C)、组织样征(大C)、支气管动态充气征、支气管液相等;当肺水进一步增多至顶峰就到达了最后一个“P”征象,即胸腔积液征象,包括四边形征、水母征、正弦波征等。双侧肺部分区内不同超声征象的组合代表了不同的病例生理,如双侧前外侧肺区较均衡的B征象支持心源性肺水肿,而局灶性的B/C征象常提示肺部炎症;流程化的方案可以快速实现病因的鉴别诊断,如BLUE流程。

重症肺超天才地利用了肺部气体的超声伪像,化梗阻为通途,完美还原了肺部气与水的交响,成为重症ICU医生识别肺部病理生理、实现精准治疗的利器,值得我们学好、用好、发展好,为重症患者保驾护航。